医疗器械进口是支撑国内医疗体系、满足高端需求的关键环节,其市场动态备受关注。2025 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口表现总体平稳。本文基于近3 年中国海关数据,从进口总额、品类结构、来源国、贸易方式、进口省份及重点细分领域等维度,对2025 年上半年进口情况展开分析,为行业提供参考。
进口总额趋势
上半年微降,下半年有望发力
图表1:2023H1-2025H1中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与同比
从2023H1-2025H1中国海关数据来看,医疗器械进口呈现“下半年需求高于上半年” 的规律。2024 年上半年与 2025 年上半年进口额均同比下降,但降幅仍然控制在1%中。
品类结构
体外诊断试剂领先,诊疗设备随后
图表2:2025H1各品类医疗器械进口额与同比
2025 年上半年,体外诊断试剂以 613.65 亿元进口额稳居首位,同比增长 3.64%,持续领跑各品类;诊疗设备进口额 368.49 亿元,同比增长 3.23%;IVD 仪器进口额 142.30 亿元,同比下降 8.42%,延续近年下滑趋势;医疗耗材(506.20 亿元,同比 - 1.82%)、其他器械(47.28 亿元,同比 - 3.81%)进口额同比小幅下降,反映部分领域国产供给能力逐步提升。
图表3:2023H1-2025H1各品类医疗器械进口额
图表4:2023H1-2025H1各品类医疗器械进口额占比
图表5:2023H1-2025H1各品类医疗器械进口额同比
从近3年趋势看:
IVD 仪器进口额及占比连续三年下降;
体外诊断试剂连续三年稳居进口额占比首位,进口额与占比均呈上升趋势。2023 年上半年进口额高于下半年,表明试剂进口依赖度持续增强;
其他器械进口额占比稳定在2.78%-3.25%,但进口额逐年下降,可能反映国内供给能力提升;
医疗耗材进口占比位居第二,2025年上半年度进口额同比微降1.82%;
诊疗设备进口同比下降明显,2024 年上下半年均呈双位数降幅,降幅高达11.18%与12.12%,直至2025年上半年度同比降幅缩窄至3.23%。
进口来源国分布
美德为主,瑞士成第三
图表6:2023H1-2025H1中国医疗器械主要进口国家情况
备注:此列表中仅保留进口额超过1亿元的国家。
近三年数据显示,美国和德国始终是我国医疗器械主要进口国,两国进口总额占比超40%,且与第三名差距显著 —— 德国单半年进口额约为同期第三名的两倍。
进口格局呈现一定变化:2024 年下半年前,日本为第三大进口国;2024 年下半年起,瑞士取代日本成为第三。
图表7:2025H1各洲际国家进口额占比
备注:表格中合计占比未达100%,因仅统计进口额大于1亿元的国家。
通过提取每个国家 2025 年上半年的进口额占比并按大洲求和可知:欧洲以约 49.66% 的占比成为最主要的进口来源洲,德国、瑞士等多国合计贡献了这一比例,体现出欧洲医疗器械产业在技术与贸易方面的显著优势;
北美洲占比约 31.23%,其中美国占比超 23%,是该大洲的核心贡献国;
亚洲占比约 18.09%,日本以 7.32% 的占比在亚洲国家中居首,反映出亚洲在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图表8:2023H1-2025H1各国进口额同比
从同比数据看,2025 年上半年美国进口额降幅控制在1%以内,整体相对平稳。德国降幅达11.08%;巴西以 365.07% 的同比增幅居首,罗马尼亚(81.22%)、瑞典(47.71%)紧随其后;新西兰降幅最大(28.18%),印度(24.59%)、荷兰(19.43%)分列降幅最大的二、三位。
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为主,特殊区域活跃
图表9:2023H1-2025H1各类贸易方式的总额及占比
备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通常表示该批货物已进入综保区等特殊监管区域保税仓储,尚未完成进口清关进入国内销售环节,属于保税状态下的跨境物流流转。
一般贸易是医疗器械进口的主要方式,近三年占比最高达46%,进口额呈波动趋势:2023 年下半年达小高峰后逐步回落,2025 年上半年较 2023 年下半年下降明显,或受市场需求、政策调整及国际供应等因素影响;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进口额常年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特殊监管区域在医疗器械跨境物流、保税仓储等环节的关键作用;
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额相对平稳,各期波动较小,模式稳定。
进口省份分布
上海居首,占比超五成
图表10:2023H1-2025H1各省份进口额及占比
2025 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稳居医疗器械进口额前四位,且与其他省份差距显著。全国约50%进口额长期集中在上海,这可能与较多医械外资总部开设在上海有关。
从占比趋势看:北京、上海、江苏进口额占比持续上升;广东占比小幅下降,或与当地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及外资品牌在粤建厂增多有关。
图表11:2023H1-2025H1各省份进口额同比
从近三年各省份医疗器械进口额同比情况看:
省份分化悬殊:2025 年上半年,宁夏、甘肃等省份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新疆、西藏等则降幅显著。
半年间波动剧烈:多数省份上半年与下半年增速反差大,如西藏2023 年下半年猛增后,后续持续下滑。
长期趋势不稳定:近3 年多数省份增速 “涨跌交替”,受国内需求、国际供应链、产业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缺乏持续稳定性。
进出口差额
逆差收窄,顺差扩大
图表12:2023H1-2025H1同期出口总额及进出口差额
备注:进出口差额=出口-进口。
从趋势看,2023 年以来贸易逆差持续收窄,贸易顺差逐步扩大。反映出国产医疗器械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结合下半年出口旺季的规律,全年进出口差额有望创下新纪录。
重点品类细分
医疗影像:超声激增,部分品类下滑
图表13:2023H1-2025H1医疗影像细分品类的进口额及同比
超声同比增幅显著,2025 年上半年达 528.25%,市场需求旺盛;
X 光发生器及零件、X 射线管等品类进口额相对稳定,2025 年上半年同比均呈增长(4.97%-7.94%);
内窥镜、医疗用X 射线应用设备等品类进口额同比下降,或与国内厂商崛起及集采政策限制进口有关;
X 射线影像增强器、牙科用 X 射线设备降幅较大,分别为 60.52%、49.68%。
图表14:2023H1-2025H1医用耗材细分品类的进口额及同比
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高端耗材进口额波动较小;人造关节进口额连续下降,2025 年上半年同比降幅达 21.98%,国产替代效应逐步显现。
图表15:2023H1-2025H1医用耗材的进口额及同比
(同比降序排列版)
将2025H1同比降序排列,可发现同比高增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值耗材。
在具体细分品类中,“寨卡病毒及由伊蚊属蚊子传播的其他疾病用附于衬背上的诊断或实验用试剂”近年需求激增,可能与蚊媒传染病疫情态势持续活跃有关。另外,“其他α、β、γ射线或其他离子射线的应用设备”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逆转态势,说明市场正积极寻求海外医疗影像设备需求突破点。
总结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表现平稳,细分品类中体外诊断试剂、医疗耗材等仍保持增长趋势。进口来源国以欧美为主,美国、德国稳居前列,新兴市场如巴西进口增幅显著。国内方面,国产设备崛起推动诊疗设备、医用耗材等品类进口占比下降,贸易顺差扩大,显示国产医疗器械竞争力持续提升。未来,随着国内产业升级及政策支持,进口结构或进一步优化,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