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民营牙科杀出重围,隐形正畸领域“黑马”!

日期:2020-03-11

对于中国厂商来说,在巨大而竞争激烈的隐形正畸市场中突破面临巨大挑战。


然而这确是必选之路,不突破高端市场,未来只能在边缘竞争空间,压缩再压缩甚至被淘汰。


2020年三月,一场高端新品线上发布会聚焦了全球隐形正畸业界的目光,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沈刚正畸团队联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牙弓重塑隐形矫形创新技术-S10、S11正式发布。


正雅齿科是一家2004年成立的专注于隐形正畸领域的国内公司。在短短数年 , 已累计申请专利200余项(全国第一),同步完成了超过30万例的隐形矫治方案设计


一个“年轻”的国内牙科品牌为何能在短时间,在高度“垄断”的隐形正畸领域杀出重围?


创新DNA:将3D打印落地口腔正畸领域


中国牙科厂商的一个整体特征是,分布广,集中低,研发投入少。研发缺失进一步导致在中高端领域中国产品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缺乏持久竞争力。而正雅却是逆向思维从创立开始就将“创新”作为企业核心DNA,这要归功于其创始人也是CEO的姚峻峰先生。
2003年姚峻峰从英国赫尔大学留学回国,当时姚峻峰的父亲在张江致力于定制型人工关节研发生产工作,作为医疗高值耗材的发展前沿,该领域已引入了3D打印技术;同一时间,全球最大的隐形正畸厂商隐适美正在大洋彼岸兴起。
高超的商业敏感度让姚峻峰察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并锁定了利用3D打印制作隐形牙套这一发展方向,还将父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CAD/CAM个性化假体制造技术》进行了二次研发,首次将3D打印正式引入到口腔正畸领域
从此创新和数字化就成为了正雅的发展基石。
  • 2005年 正雅隐形正畸软件研发启动

  • 2007年 正雅Smartee首例数字化临床病例进入试验

  • 2010年 正雅首台3D打印机正式应用于隐形矫正器的生产

  • 2013年 正雅获得天使投资,开始扩大3D打印生产规模


正雅Smartee将正畸技术引入数字化,实现了治疗全程可控,矫治过程和结果可视化,使正雅齿科成为了中国首屈一指的数字化正畸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领先一步布局数字化隐形正畸领域的姚峻峰的确有先见之明。正雅也因此在全球隐形正畸领域备受瞩目,并获得了牙科巨头卡瓦的青睐。


  • 2015年,全球知名的牙科设备和耗材制造商卡瓦(KaVo)集团入股正雅,宣告了卡瓦集团对前景广阔的隐形矫治领域开启了战略布局。


不仅如此,正雅还将科技创新融入了生产,在自动化产线及AI制造方面率先使用工业机器人,打造了国内第一家智能化、数字化的口腔医疗器械工厂


“深入”临床:产学研高效转化


隐形正畸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赛道,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但目前中国市场渗透率仍较低。因此区别于其他医疗产业的商业模式成为了生产商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传统模式下,牙科公司会选择渠道商来分销自己的产品,并为使用自己产品的医生提供相应的培训,牙医会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来推荐相应的正畸服务产品。


新商业模式,需要全面从B端走向C端,从线上到线下:

跳过渠道商,建立线下门店,与牙医合作,直接连接消费者。当消费者有消费需求时,可将他们导流至门店,并提供医生供其选择。


因此正雅选择与全国上万家线下门诊进行合作布局,完善了线上服务。




此外,医疗厂商越接近临床越能创造更好的产品获得更多市场,中国口腔的产学研用也存在很难有效结合的困局。临床研究脱离产业,不能及时把成果转换成生产力;而企业大多以制造和流通为主,不重视学研,以至于产学分离,没有形成强力互补。


正雅却重视产业与院校研究高效紧密合作产出有一支专业正畸博士领衔的数百人医学团队服务于正雅中国隐形矫治临床医学中心。


不遗余力与全球领先的临床医疗机构交流合作,包括国内顶尖高校口腔医学院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牙医学院、悉尼大学牙学院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并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技术的投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 2018年 正雅与享誉世界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C)牙学院进行了正畸临床医学、隐形矫治器相关生物力学及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交流

  • 2019年 在正雅创新技术合作专家沈刚教授的带领下,联合悉尼大学,与正畸专家进行了思想交流,技术探讨


此次发布的牙弓重塑隐形矫形创新技术解决方案(S10、S11)也是正雅与沈刚正畸团队再度合作的最新成果。


沈刚教授是国内口腔正畸领域的权威专家,由其领衔的沈刚正畸团队长期潜心临床创新,深耕技术研发,在突面、凹面偏颌开合、锁合畸形等正畸高难领域探索开拓二十余载,形成了包括基础理论、机制循证、装置设计、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完善了严重畸形正畸治疗的中国方案



技术上的优势互补以及理念上的契合,让双方的首次合作水到渠成,这也是促成双方持续合作的重要因素。


“正颌2.0”时代


自隐形正畸技术发明以来,透明牙套本体覆裹部位及作用部位均是牙列及牙齿。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口内扫描及数据收集也只把牙列作为主要对象,生产厂家只对牙列进行建模并3D打印后压制系列隐形牙套。因此其治疗机制局限于矫制范筹,即牙齿位移及牙列形变


如今,一方面单纯的牙齿矫正已经不能满足消费群体日益增长对于美学的需求

另一方面,牙科产业或将进入一个变革转型阶段,隐形正畸在超高速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进入价格敏感期,新材料新技术的价值才能对行业未来带来新的增长点。


美学升级需求

众所周知“下半张脸决定颜值下限”,凸嘴、地包天、下巴后缩等下颌问题是拉低颜值的“真凶”。


大部分人的下颌问题是牙性或骨性+牙性混合原因造成的。根据人体骨骼健康标准,正确的颌面也是抗衰老的基石。

不正确的颌面不仅影响颜值,还会带来健康问题。


  • 加重目前的衰老,牙槽骨、牙齿的错位落差,特别容易导致纹路的产生。

  • 影响未来的抗衰,不正确的颌面需要软组织、肌肉去覆盖、遮掩,长久会形成肌肉记忆。


如果要正颌,医生一般会推荐手术解决(需要切除一部分牙槽骨从而达到牙弓整型),而手术自然风险比较大,恢复期长且会留下后遗症。


正颌的本质是处理不合适的牙弓缺陷问题。牙弓型是由位于上、下颌的牙齿连续排列在牙槽骨内形成的抛物线所构成。


其实牙槽骨是一个高度可塑性组织,受力压迫就发生骨吸收,受力牵引就发生骨质沉淀(可理解成新骨生成)。通过调整牙槽骨可以达到牙弓形态重塑的目的


技术再次革新

随着技术发展,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目标已扩展到牙列之外的牙槽骨、颌骨骨缝、腭部组织及颞下颌关节


而3D数字化革新带来的精准性和可预测性,使患者在矫正过程的每一步,每一颗牙齿的移动变化都能提前看到,甚至可以精确到具体哪颗牙齿该移动多少毫米。



医生能根据数据变化调整出最佳治疗方案。而消费者对自己的矫正情况能清楚的了解,知道进行到哪一步,还需要佩戴几副牙套,不用像传统方式一样频繁去复诊,更加方便省心。


半年前,正雅联合沈刚正畸团队发布的“颌面重建隐形技术解决方案”S8-S9。实现了直接通过戴隐形牙套矫正骨性颌面问题。在2019国际COS正畸大会上引起业界极大兴趣。其突破在于上颌后牙解剖式颌垫隐形技术,运用创新性的透明牙套和解剖式颌垫相结合的隐形矫治装置。



而此次S10·S11牙弓重塑技术作为双方合作研发的又一项创新技术,是隐形矫治领域的新突破,首创以上颌水平扩展及颌内支抗增强的牙弓形态重塑解决方案。其核心要素是在建模上颌腭部软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设计及个体化切割,制作出与牙套本体联为一体的上颌水平向隐形矫形扩弓装置(S10)及前牙区支抗隐形Nance、后牙区支抗隐形腭杆TPA装置(S11)。


1+1>2,重塑牙弓形态


此次“牙弓形态重塑隐形解决方案”由上颌牙弓水平向矫形扩展方案S10后牙远移、前牙回收支抗加强方案S11组成,对于无托槽隐形技术在治疗上颌宽度不足,特别是骨源性突面畸形非拔牙病例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1+1>2的效果。


S10方案 — 正颌

S10方案用于纠正牙列轻中度拥挤、上颌狭窄及上后牙腭向代偿等错合主要是在上颌腭部区域,设计制作连结牙套本体双尖牙区左右两侧的拱形带状扩弓膜片装置。



▲ S10 方案装置


带状扩弓膜片装置:

因其拱形结构而激发扩展张力,压铸在膜片内的水平向沟槽更进一步增强张力。


S11方案 — 调整巩固

S11方案用于齿槽性及骨源性非拔牙病例后牙远移、前牙回收时的支抗保障


▲ S11 方案装置


隐形Nance膜片装置:

常规隐形牙套,当后牙远移时,其反作用力承载在前牙区,导致前牙唇倾。隐形的Nance膜片装置把支抗转移到上颌腭部前区或下颌舌侧牙槽前区,在后牙序列远移时保持前牙位置,从而提高后牙远移效率。


隐形腭杆TPA膜片装置:

隐形腭杆TPA 膜片装置把支抗转移到上颌腭部后区,其拱形压缩所产生的张力在后段牙弓产生骨皮质支抗效应,在前牙回收时保持后牙位置,从而提高前牙回收效率。


150亿潜力市场的有力争夺者


近年来隐形正畸迅速成为了口腔医疗领域投资热点NO.1。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且最有潜力的市场,隐形正畸市场渗透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4,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正以高于GDP增速两倍以上的速度迅速渗透。保守估算,未来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


虽然中国市场隐形正畸品牌集中度高于50%,且大部分被外资占有,但是从2019下半年开始竞争越发激烈,部分进口品牌价格不断下行,行业内企业或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设计端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在牙科领域,美学前置仍将带动整个牙科产业链需求发展。现代技术可以辅助在计划阶段给患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呈现出牙体修复的良好治疗效果,带来更多治疗机会



而完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目的在于完善自品牌自身的整套设计,从而直接把控后续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所用的材料。


三大系统助力设计端带来新增长

作为治疗方案的强大支持,新材料新技术的价值是隐形正畸领域未来的增长点。正雅独创的Smartee S技术体系,加强基础型研究,凭借其数字化系统、材料科学系统、力学与解决方案系统成为设计端的坚实后盾,为不断创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动力。



正雅 数字化体系:将前期数据到后期生产过程,数字化地链接成为一体,更创造性的将基础研究与医学设计融合为全新的矫治设计体系,使医生在临床应用中的思路更为广阔。



正雅 材料科学体系:面对中国牙科产业缺乏专业从事材料研发的问题,正雅成立生物力学研究中心(SRC)及材料科学部门,以及正雅中国隐形矫治中心,研发结合临床,加强新型材料合成。



正雅 力学与解决方案体系:作为正雅在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探索和临床解决方案的应用技术依托。截至目前已研发出包括S8·S9正雅颌位重建隐形技术、S5深覆合、S6拔牙、S7推磨牙等创新、高效的临床解决方案。




“黑科技”精准满足本地化需求


虽然隐形正畸大部分市场仍然被外资巨头占领,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人错合畸形的骨性程度更严重、上下颌骨关系不调更普遍,这就需要隐形正畸必须研发适合中国患者特点的矫形技术方案


内部研发团队结合外部战略合作

在研发团队方面,正雅生物力学研究中心(SRC)由国内外各领域资深团队组成,为正雅在医学设计及临床探索中提供了前沿的基础研究成果


研究中心与材料科学部门数万次实验比对和针对性测试,并与正雅中国隐形矫治中心实际病例结合,对于材料在不同临床应用中力学的表达、材料组合应用于不同临床需求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进展,为每一个临床创新治疗方案保驾护航。


在战略合作方面,2019年9月正雅正式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以航天级品质助力中国隐形正畸发展,让中国特色正畸智慧闪耀世界。



众所周知,想要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门槛非常高,除了需要在行业中领跑,此外为了契合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也需要企业在新材料与新技术上必须有所突破。


除了此次推出的S10、S11解决方案,此前正雅还将“日夜交替矫治”理念引入的Smartee α²、为“个性化治疗”创造可能的Smartee G,完美契合了创新精神内核


数十万案例加强数字模拟效果

截止目前,正雅已经为全球近十万家口腔机构提供了隐形矫治技术设计及加工服务,为全球四万余家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完成了三十万矫正案例,逾320万副隐形矫正器应用于全球。



案例资源库越充足,大数据系统模拟的效果就越精准,基于这数十万案例,正雅数字化正畸平台给出的矫治结果,可以精确到0.01mm



正雅凭借着其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数十万本地化案例积累的漂亮答案。2019年在资本寒冬逆势而获数亿元C轮融资(由中金启辰、高科新浚联合领投,前海母基金,基石资本,元生创投等知名机构跟投)。


参与全球竞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品牌的核心壁垒。自主研发才能支撑稳定持续性地供应和产业不断升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产品及技术创新,为正畸医生提供有临床证据的解决方案,才能提高品牌和消费者满意度,从而更好立足市场。



从创立最初的精准的数字化切入,到不断推出的自主研发最新临床解决方案,隐形正畸的逆袭黑马的“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