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科田冲刺港股IPO,招股书数据揭示其在营收、利润等方面显著变化。其中,净利率从2022年的 - 3.2%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11.7%,变化率达465.63%;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相较2024年同期扭亏为盈,变化率为170.60%。
麦科田作为全球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广泛覆盖生命支持、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三大领域。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商业化超50种生命支持产品、80种微创介入产品及210种体外诊断产品 。产品型号丰富,能满足不同临床需求,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超140个国家及地区,在中国累计覆盖超6000家医院,其中约90%为三级甲等医院。
营收稳步增长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9.17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9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5%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866亿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6.821亿元增长了15.3%。业务拓展、产品组合扩大及客户需求增加,尤其是生命支持产品销量提升推动营收增长,但2024年生命支持产品市场需求从疫情高位恢复正常,使收入增长放缓。
净利润扭亏为盈
2022 - 2024年分别录得净亏损2.262亿元、0.645亿元及0.9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4100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亏损5800万元。此前亏损因市场竞争、研发投入及业务收购等,2025年上半年扭亏得益于销量增加、制造效率提高及固定生产成本摊薄。
毛利率稳步上升
毛利率在过往记录期内稳步增长,2022年为43.7%,2023年升至49.6%,2024年为49.7% 。2025年上半年从2024年同期的51.1%增长至52.9%。产品组合优化、生产效率提升及成本控制等因素促使毛利率上升,反映公司产品竞争力和运营管理成效。
净利率显著改善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从2022年的 - 3.2%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11.7%及2024年的10.0%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18.9%,而2024年同期为10.2%,表明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增强,扣除特定非经常性项目后,经营效益明显改善。
营收构成有变化
生命支持业务收入占比在2022 - 2024年有所下降,从45.3%降至35.3% ;微创介入业务收入占比则从42.1%上升至51.6%;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占比相对稳定,维持在12% - 13%左右。微创介入业务增长迅速,反映市场对该领域产品需求旺盛及公司竞争力增强;生命支持业务占比下降,或因市场竞争加剧或公司业务战略调整。
2016年至2024年,麦科田已进行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高瓴、深圳创新投集团、汉石、苏州礼瑞、中小企业基金、领汇基石、博信生科、南山软银、嘉远资本、高特佳睿信、太平河套医疗基金等。麦科田完成2023年股份认购,公司投后估值为82.45亿元。
LIUJie(官网披露为“刘杰”)、钟要齐及李辉于2020年11月18日订立一致行动协议。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LIUJie、钟要齐及李辉合共持有1.05亿股A类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1.08%)及透过瑞鑫康众有限合伙、聚贤康众有限合伙、瑞森康众有限合伙、瑞坤康众有限合伙、聚才康众有限合伙、瑞乾康众有限合伙及瑞钰康众有限合伙合共控制0.92亿股B类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8.47%)。
根据公司现时的不同投票权投票架构,集团控股股东于公司股东会控制79.14%的投票权(惟每股A类股份及每股B类股份赋予其持有人在股东会上投票表决时投一票的权利的保留事项除外)。刘杰为李辉的配偶。
此外,高瓴实体持股20.79%,深圳创新投集团实体持股8.54%,庄小金持股6.94%,华隆康众有限合伙持股4.71%,汉石持股3.3%。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