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迈瑞,医械界下一个贵州茅台还是瑞幸咖啡?

日期:2020-07-30

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这都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它,稍稍偏转 一下你的方向,逆风就会变成顺风。” 

——股神巴菲特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竞争白热化的医械市场,行业巨头 与械企新秀只要稍微偏转一下方向,也总能发现一片新的细分市场。


对于1991年成立的迈瑞来说,马上就要迎来自己30 岁的生日了。遥想当年,迈瑞在20周年庆上,豪言未来要有5个迈瑞的体量增长是怎样的意气风发。而今年,迈瑞董事长李西廷先生更是在年度报告的开篇中就提出了迈瑞要坚定的向着全球医疗前二十名的目标迈进!


自迈瑞医疗回A股上市以来,股价一路上涨,从今年年初的181.56 元/股涨至7月24日的332元/股,其总市值也从2192亿元飙升至4041亿元,激增1849亿元。问题是,面对像美敦力这样营收超 2000亿的国际巨头,被称为“医疗界华为”的迈瑞医疗能代表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顺利崛起,并在全球市场上与国际巨头真正的掰掰手腕吗?


01、增速放缓,追赶之路漫漫修远


迈瑞医疗近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

  • 预计营收为98.47亿元-106.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到30%

  • 归母净利润为32.69亿元-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48%


突发的新冠疫情让迈瑞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和医学影像产线的便携彩超、移动DR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其中对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


虽然第二季度开始,迈瑞向海外市场出口新冠抗体试剂,弥补了些许疫情对体外诊断产线造成的影响,但迈瑞没能把握在新冠试剂和核酸检测上的机遇,导致IVD业务未能顺势而上,做大做强在IVD 领域没有与对手拉开差距,实属遗憾。疫情常态化管理后,未来迈瑞大概率会涉足分子诊断业务,但是否能后发制人,再得到客户的认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过,在高速的增长与优秀的业绩下,人们还是会有一些隐忧。随着公司业务规模越来越大,想要业绩持续维持高增长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从近三年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就可以看出,迈瑞开始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古人云“船小好调头”,但体量庞大的航母,还能灵活改变航向吗,这有待时间考证


▲ 数据来源于迈瑞年报



迈瑞需要追赶的全球20名企业,在 2019 年营收合计2677亿美金。目前全球排第20名的医疗器械企业是一家叫Intuitive Surgical, Inc.的手术机器人领导者,2019年营收达42.5亿美金,粗略折算成人民币为297亿元,而迈瑞2019年的整体营收人民币165亿元,两者差距132亿元,即便 Intuitive Surgical, Inc.公司业绩年年不增长,迈瑞也需要每年额外增长20%,才可以在4-5年后追赶上2019年Intuitive Surgical, Inc.的业绩,成为全球前20名的有力追赶者,可以看出迈瑞前路漫漫,道艰且险。


▲ 据来源于 QMED:Top 100 Medical Device Companies of 2019


02、布局骨科,远水不解近渴


今年6月份,迈瑞高调官宣武汉基地开工建设,该基地被迈瑞定义为“第二总部”,重点研发骨科相关产品。


在迈瑞内部,骨科产线更是被定位为继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与试剂医学影像产线外的第四大产线。一时间坊间对于迈瑞进军骨科领域纷纷侧目,竞争对手人人自危,喟叹疫情期间生意不好做的同时,狼还来了。


骨科作为全球第四大细分市场得到迈瑞的觊觎其实是正常的,如果迈瑞一直没有在这方面布局,相信很多投资者反而会担心迈瑞的成长空间不足。我们来看看Evaluate针对全球细分市场在未来增速预估的排名,从下图中很明显能看出,骨科是仅次于 IVD、心脏病学、 影像诊断业务的第4增长快速的细分市场



▲ 数据来源于 Evaluate, September 2018


2017年骨科占据全球9%的市场份额,根据 Evaluate的评估2024年骨科的市场规模将接近600 亿美元


全球前 20 名巨头中有骨科业务的分别是强生、捷迈邦美、史赛克、施乐辉、和美敦力(脊柱巨头),各家的区别分别主要在于:

强生:在创伤领域有巨大优势,高于史赛克;

美敦力:在脊柱领域有领先地位,强生次之; 

捷迈邦美:在关节领域表现突出,位居第一,史赛克和强生依次牌后;

运动学领域:施乐辉当仁不让,遥遥领先。

可见,骨科市场竞争依旧激烈,这块肥肉很好吃,但也有难度。


    迈瑞在骨科市场将面对两大难题:

  • 一方面,骨科市场的格局相对成熟,而迈瑞的骨科市场份额1%不到,国际成熟玩家很多,迈瑞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在竞争白热化的骨科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 另一方面,骨科市场是一个客户粘性要求极高的市场,对销售贴身服务的能力要求极高,而迈瑞是以分销为主,骨科市场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孵育市场和客户,迈瑞会不会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很多投资者担心迈瑞不在IVD领域继续巩固阵地,分散精力在骨科市场上投入资源,并出现类似在核磁和放射产品上的市场策略,高开低走。历史会不会重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03、布局全球,IVD、骨科产线需要再加油


从 2019 年财报中我们能看出迈瑞区域销售不均衡的问题,虽然境内外的营业收入都保持着增长,但明显国内收入占迈瑞营业额的大头,且近年来占比比例还在稳步增长中。


迈瑞在国内市场上能与“GPS”和“罗雅贝”等一众跨国巨头分庭抗礼,实现稳步增长,在宏观层面上除了近年受益于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大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拥有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硬实力、地利优势和强大的营销网络,可以及时捕捉市场新需求并立即 调整战略,这个是国际巨头无法比拟的。


如果我们放眼全球,看看迈瑞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恐怕难免会产生“中文说的比外文好”的感觉。


根据 2019年报显示:迈瑞在境外有两家子公司负责产品销售,分别设立在荷兰和中国香港。

2019 荷兰子公司营收447.17万元,而香港子公司亏损4.95亿,这也能解释迈瑞国内总部在 2019年决定向全资香港子公司增资人民币16 亿的动作。


从产品层面来看:

  • IVD作为未来增速排名第一的细分领域,市场潜力巨大。放眼全球IVD 超过 70%的市场需求来自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行业经过多年的并购整合,罗氏、雅培、西门子、丹纳赫四大巨头占据了 45%的市场份额,其他国际化公司要跟巨头分一杯羹,需要时间和实力。

  • 得益于 Datascope的渠道与市场,迈瑞的生命信息与支持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较高,是迈瑞在海外的主要收入来源,而IVD虽然是2019迈瑞增速最快的业务分支,但产品由于没有足够的渠道支撑,在海外表现乏善可陈,海外客户认可度不如国内。



▲ 数据来源于迈瑞年报


虽然无法确认迈瑞全面进军骨科市场,是否会立刻给其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但聚焦现有主营业务,培养成长性新业务这是迈瑞跨入“中年期”必须要走的路。由于国内和国外市场差异很大,迈瑞无法照搬国内市场上摸索的经验和拥有的优势,所以借助品牌形象,拓展现有的销售网络布局、融合并购国际本土化销售网络是首要一步


04、收购并购,优秀标的不多


迈瑞在国内市场与众多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相比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体量可以用航母来形容。



但放眼海外,在更广袤的星辰大海中,迈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阶段,想要快速完成从“国际小渔船”到“航空母舰”的扩张,并购无疑是最快的办法。医疗设备/器械各个细分领域壁垒高,需要长时间研发积累才能出现成熟的产品,而通过并购优秀的企业,可以实现新赛道的快速布局


 例如:

  • 雅培宣布将以每股普通股5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最大的POCT生产商美艾利尔实现了优势互补;

  • 罗氏34亿美元拿下Ventana;

  • 丹纳赫收购 Cepheid完善在分子诊断和POCT方面的布局。

但是,由于这几年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放宽上市条件,鼓励高科技医疗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很多优秀标的纷纷通过上市谋求发展,即便不上市也因为同行普遍的高溢价致水涨船高,迈瑞再想在国内外找好的标的并购恐怕也不容易,因此估计在三至五年内,迈瑞医疗还是会以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增强技术、资源整合实力,以自身发展为主


05、写在最后


2020 年对迈瑞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2021年也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不但意味着迈瑞步入年富力强的中年阶段,也意味着迈瑞将步入了整个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如何突破公司发展的瓶颈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放在迈瑞领导者面前的思考题。


我们认为迈瑞在新赛道布局、海外市场拓展、外延式收并购、以及高效的运营管理上都大有可为。


以上四个方向的困难也成为判断企业是否拥有优秀企业基因的试金石,真金不怕火炼,在千锤百炼之后,我们希望迈瑞成为比肩跨国巨头的民族骄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