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械创新资讯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政策法规
正文
涉及医疗器械!财政部再次发声:将积极推进政府采购高水平对外开放
日期:2022-11-11
这已不是国家财政部第一次声明,政府采购,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竞争!本土品牌的政策优势,还剩多少?
财政部再次发声: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11月9日,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了解,2022年中国国际公共采购论坛以视频方式举行。论坛以“共享公共采购市场的未来”为主题,由
财政部
与
上海市人民政府
共同举办。
会上,国家财政部表态:中国将积极推进政府采购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也再次强调:
中国的政府采购坚持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原则,保障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政府采购竞争。
众所周知,早在去年10月,国家财政部就已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的采购项目外,
不得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
。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不论其供应商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均应依法保障其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
简而言之,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将享受平等待遇。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类产品已属于“国产”范畴
。当然了,这一点在业内的争议仍旧比较大。
“国产”范畴新定义
近一年来,估计有不少业内人士迷惑:
进口品牌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到底算“进口”,还是“国产”?
根据《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进口产品是指:
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也就是说,
区分是否为“进口”
,主要是以"关境"和原产地为认定标准。这一点也在诸多医院的采购文件中提到。
所以,对于外资械企在国内生产的医疗设备,也能算国产,享受国产待遇。显然,如今从政策上来说,
“国产”的定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此前大家理解“国产”,主要是指:由中国企业研发生产的设备。而现在,“国产”的定义
不仅包括本土品牌,同样包含跨国企业在国内生产的产品。
因此可以看到,在一些采购项目中,虽然注明了不允许“进口”产品投标,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飞利浦、GE、西门子等外资品牌依旧实现中标。
今年4月,
在不接受“进口”投标
的《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影像类)公开招标采购》中,
飞利浦
呼吸机实现中标。
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300万采购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同样注明
不接受进口产品
。最终,
西门子
以2298万元的价格作为国产设备中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每个省市在做政府采购的时候标准不一样,外资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要求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国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之前的“支持国产”,还是现在的支持“国产”,在过去的十年内,
不仅本土械企突飞猛进,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布局也在与日俱增。
大势所趋:跨国械企“本土化”布局加速度
今年7月,财政部国库司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在《意见稿》第三章政府采购政策中,
首先提到的就是支持本国产业。
但同样的,《意见稿》也明确,
对中国境内生产产品达到规定的附加值比例等条件的,应当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受评审优惠。
如不出意外,这份《意见稿》通过之后,
未来国内政府采购中,支持国产虽然是首要前提,在国内实现生产研发的外资企业,也将获得更多扶持。
对于这一点,以GPS为首的第一批进入国内市场的跨国械企来说,或许是早已料定的。数十年的“本土化”布局,为这些跨国械企提供了更充分的竞争手段。
有人说:
当下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下层价格的市场细分已经被国企占据了,
外企今后的路更多的是依赖高精尖的东西在国内存活。”
而这也就要求,外资械企们必须要将更多的高端技术引入国内市场。给产品披上“国字号”外衣,才能享受更好的待遇。
事实上,这给本土械企带来的,有利也有弊。跨国械企带来了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以及创新落地,对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失去政策以及价格优势的本土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但不论如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欢迎跨国企业将医疗高端制造落户到中国的。这样才能带动本土设备厂商包括零配件供应商的能力的提升。相比于简单的国内组装,当供应链搭建起来之后,是很难被替代的。
上一篇:
最新!药监局公告,92个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下一篇:
【CMDE】乳房植入物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意见征求中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立项!脑机接口将迎行业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种付费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2025版)》的通知
浙江21条举措,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械!编制研发、应用清单,清单发布1个月内,医院“应配尽配”
中纪委发文,2025医药反腐升级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