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医疗器械领域将迎来多项变化,多个耗材联盟集采结果开始落地,新的耗材集采启动,医疗设备批量采购开标,医保飞检深入……
01
大批耗材集采落地执行
5月开始,去年完成的多个耗材联盟集采进入执行期,全国市场价格迎来变化。
制图:赛柏蓝器械
多项耗材集采陆续启动
在执行之外,多个新的耗材集采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云南曲靖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曲靖市第六批医用耗材(省内联盟)带量联动扩围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明确由曲靖市负责牵头省本级公立医疗机构和昆明市、玉溪市、保山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德密州、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临沧市等13个州市组成采购联盟,对曲靖市第二批医用耗材集采的品种开展带量联动采购工作。
采购品种为一次性使用产包、一次性使用硬膜外麻醉穿刺包、一次性使用联合麻醉穿刺包、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一次性使用精密/微孔过滤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带针)、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带针)、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医用敷料、一次性使用雾化器、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医用针灸针等15种耗材,分14个产品组。
江苏也将开展第七、八轮医用耗材集采接续采购。采购品种包括:腔镜吻合器、神经专用弹簧圈、超声刀头、真空采血管;骨科创伤类: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普通接骨板系统、髓内钉系统、单独使用的螺钉。
非集采耗材也迎来联盟采购,集采覆盖品类加速扩大。浙江发布通知,要求推动未纳入集中带量采购范围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以专科医院联合采购、医疗联合体采购、自愿组成采购联盟采购等形式开展组团采购,指导省级医疗机构和杭州市、宁波市先行开展试点。
此外,浙江将探索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集中带量采购。
目前,已明确5月有推进动作的耗材集采统计如下:
03
全国医保飞检陆续启动
医院迎“透视”监管
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四月起全国已进入医保部门抽查复查的飞行检查阶段。
伴随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深入,今年医保基金飞检严格程度将进一步加强。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快”的节奏、“实”的举措、“严”的基调,深入整治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守牢医保基金安全底线。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涉及的重点对象和重点问题,开展全链条打击治理,推动形成高压态势。
药品耗材追溯码的全面铺开更进一步提升了监管的“穿透性”,自2025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追溯码可以实现对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全环节进行信息追溯。江西省医保局近日提到,将促进药品追溯码的应用落地,让监管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地监控药品的流通过程,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监管,有效防范药品串换和二次回流销售,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此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也在加速完善中。近日,河北省医保局为从源头减少违规行为发生,河北省着力构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智能监管体系,将监管规则嵌入事前提醒模块。监管系统每天对定点医药机构上传的全量结算数据疑点进行自动审核、次日自动推送,对确认违规的线上扣款。每月用监管规则对全省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全量结算数据进行疑点筛查,下发各统筹区核查处置。
“四不两直”形式也提高了此次医保飞检的震慑力度。据赛柏蓝器械不完全统计,浙江、湖南、安徽、重庆等部分地区医保部门已先后开展“四不两直”飞行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部分地区采取“夜袭”现场方式。
04
河南、湖南医疗设备招采开标
河南、湖南两省于近日启动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公开招标,预算金额分别为9.09亿元和4.86亿元,均将在今年5月开标。
其中,河南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一期)近期开始招标,总预算9.09亿元,包括生化分析仪230台(预算5762万元)、CT 148台(预算3.5亿元)、超声322台(预算2.88亿元)、DR213台(预算1.67亿元)以及部分救护车。
湖南省启动县域医共体“(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项目”和“(脱贫地区县级医院)CT设备更新项目”,招采设备为CT和DR,一共303台,总预算4.86亿,开标时间为5月6日。
河南:
湖南:
伴随医疗设备采购回温,县域医共体的招采力度十分可观。医装胜数统计,2025年开年第一季度,国内医疗设备采购规模继2024年末爆发式增长后,开始回落。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规模在公立医院中约占26%,采购规模同比增速逐月递增,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2.48%。
其中,生命支持类装备、体外诊断设备占比较去年同期增加幅度明显。从采购品牌类型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县级医院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外科手术设备、生命支持类装备的国产品牌采购规模占比较去年同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体外诊断设备、外科手术设备增长幅度较大,均超7个百分点。
05
湖南、青海耗材挂网价格机制调整
耗材挂网低价联动模式已逐渐成熟,青海、湖南省将在5月1日起对挂网耗材机制进行调整。
青海省要求,5月1日起,已挂网产品填报全国现行最低三省省级采购价的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仅保留全国最低挂网价,仅有一省挂网价或申报价的保留其挂网价格。
相关企业应主动关注本企业在青海省采购平台规范调整后的挂网价格,如全国最低挂网价(含实际交易价格)在外省调低的应主动开展价格联动,并于30天内向省药品采购中心提出价格调整申请,省药品采购中心及时调整挂网价格,并实行动态管理。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诚实守信原则,以不高于全国最低挂网价(含实际交易价)或企业申报价进行挂网,不再填报全国最低三省省级采购价,医用耗材产品按照“一次提交、一省核验、全国通享”的原则,医药企业需同时在国家医疗保障局统一门户提交医用耗材产品挂网申请。
湖南省要求,5月1日起,湖南省将重点监测医药费用增幅过大、增速过快、结构不合理、群众就医负担显著加重的统筹区和医疗机构信息;药品、医用耗材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恶意低价信息。利用价格信息监测,加强医药机构自律、引导群众合理就医购药。
据赛柏蓝器械不完全统计,青海、湖南、江苏、黑龙江、内蒙古、陕西、河北、甘肃、山东等多省已先后启动相关耗材挂网价格治理工作,未按要求及时调整的企业相关产品将面临撤网、信用扣分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