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培(Abbott)发布25年1季度财报,总营收 10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然而,这份看似稳健的财报背后,实则暗藏隐忧。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福特(Robert Ford)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向投资者发出预警:美国政府对华加征的关税政策将导致公司全年损失 “数亿美元”,其中医疗器械业务首当其冲。
这一表态印证了巴克莱银行此前的分析 —— 尽管雅培在头部医械企业中受影响较小,但医疗设备领域仍面临供应链重构与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01
医疗器械扛大旗,
诊断业务拖后腿
雅培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稳健增长+盈利改善”的成绩单:
总营收:103.6亿美元,同比增长4.0%;剔除新冠检测业务后,有机增长高达8.3%。
核心业务表现:
医疗器械:收入48.95亿美元(占总营收47%),同比增长9.9%,有机增长12.6%。糖尿病管理(+21.6%)、结构性心脏病等细分领域贡献显著。
营养业务:收入21.46亿美元,成人营养品Ensure®和Glucerna®推动全球有机增长8.7%。
诊断业务:收入20.54亿美元,同比下降7.2%。若剔除新冠检测收入(仅剩8400万美元),核心实验室业务勉强实现0.5%增长。
区域分化明显:美国市场增长8.4%,远超国际市场的1.2%。尤其在医疗器械领域,美国本土增速(如糖尿病护理业务+27.1%)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盈利能力优化:毛利率提升至52.8%,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0.9%,达19.19亿美元。这一表现得益于成本管控与高利润产品(如FreeStyle Libre®连续血糖监测仪)的强劲销售。
02
关税冲击:
医疗器械成“重灾区”
尽管雅培财报表现亮眼,但其面临的 “关税威胁正在逼近” 这一挑战不容忽视,福特对此坦言的具体影响路径清晰显现。
在中美关税博弈中,最新消息显示,特朗普政府拟对华加征 245% 的关税,且医疗器械未被豁免,而雅培约 45% 的营收来自医疗设备领域,这意味着其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及出口成本将承受显著压力。
与此同时,加拿大、墨西哥实施的进口限制,以及国际范围内针对钢铁和铝的关税政策形成区域性报复关税,进一步推高了原材料成本。
由于医疗设备生产周期长且合同价格多为锁定状态,企业短期内难以通过提价或转移成本的方式化解冲击。
从潜在风险来看,若关税成本完全由企业承担,雅培医疗器械业务当前约 60% 的毛利率可能面临下滑风险;而亚洲、拉美等依赖低价策略打开市场的新兴市场,也可能因成本上升而丧失竞争力。
03
砸5亿在美国建厂,图啥?
为抵御关税风暴的冲击,雅培祭出两大核心策略。
首先是构建分布式生产网络,以 90 个生产基地打造 “抗风险护城河”,CEO福特以 FreeStyle Libre® 为例阐释布局逻辑,称美国 2 个工厂服务本土需求,另外 4 个基地覆盖全球,若将所有产能集中于东南亚或欧洲,风险将不可控。
该策略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单一供应链依赖,如爱尔兰工厂专攻血糖监测传感器,中国基地聚焦区域需求,同时实施冗余设计,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多区域备份,确保在突发关税或地缘冲突下仍能稳定供货。
其次是推进美国本土扩产,雅培宣布两项关键投资,在伊利诺伊州与德克萨斯州工厂投资 5 亿美元扩建,新增 300 个岗位,重点提升输血设备研发与生产能力,主要目标是通过本土化生产减少进口依赖,并争取 “美国制造” 标签带来的政策倾斜。
从短期看,该计划可降低对进口组件的依赖,直接规避中美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长期则聚焦心血管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巩固其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壁垒和行业领导地位。然而,美国本土生产成本显著高于亚洲地区,可能削弱产品价格竞争力,且工厂建设周期较长,需到 2025 年底才能投产,短期内仍需承受关税压力。
在短期缓冲措施方面,雅培选择增加关键原材料库存,但福特也警告 “囤货非长久之计”,同时与行业组织 AdvaMed 联合游说,争取医疗设备关税豁免,尽管成功概率渺茫。
04
无一幸免,
头部企业集体承压
在关税风暴的持续冲击下,全球医疗设备领域的头部企业无一幸免,正集体承受着巨大压力。
强生(JNJ.US)在财报中预警称,2026 年其关税损失将达4亿美元,其中医疗器械部门受创最深。
强生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供应链调整难度大,由于医疗设备运输合同早已锁定价格,短期内难以根据关税变化灵活调整成本;二是地缘政治风险叠加,中美关税冲突是损失的主要源头,而墨西哥、加拿大的报复性关税更是让压力雪上加霜。
在应对策略上,强生与雅培呈现出明显差异:强生更多依靠 “收购 + 重组” 来优化业务(例如通过收购 Abiomed 强化心血管领域的布局),但针对关税冲击的主动应对措施相对较少;雅培则更注重提升生产网络的灵活性,通过分散产能布局来降低风险。
从行业整体来看,这一现象传递出两个重要信号:对于那些难以将关税成本转移给下游的企业,长期利润率可能会持续受到侵蚀;而具备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和灵活调整能力,正逐渐成为头部企业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关键生存技能。
在关税冲击下,雅培以 90 个生产基地构建分布式网络,如 FreeStyle Libre 分 6 地生产降低风险,同时砸 5 亿美元扩建美国本土工厂,试图通过本地化生产对冲关税。但本土高成本与建设周期长,使其短期仍承压。行业内,迈瑞等中企凭本土供应链抢占份额,加速全球医械供应链重构。正如福特所言,关税正推动医疗产业迈向全球化 2.0,企业需在技术壁垒与成本控制间找到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