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1710亿!财报发布!强生拟分拆骨科业务

日期:2025-10-15
浏览量:2105

2025年10月14日,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NYSE: JNJ)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同时宣布将把其骨科业务 DePuy Synthes分拆为一家独立公司。

这意味着,继2023年将消费保健业务拆分为 Kenvue之后,强生的组合优化战略进一步向核心高增长领域聚焦。

管理层表示,此举将帮助公司强化在肿瘤、免疫、神经科学、心血管、手术及视野等六大核心板块的战略集中度,同时赋予DePuy Synthes独立发展的灵活性和资本空间。

财报显示,公司本季度业绩延续上半年强劲势头,在肿瘤和MedTech业务的拉动下,全球销售额和净利润均超过市场预期。不过,分拆公告发布后,强生股价在早盘短暂下跌约2%,反映出投资者对短期不确定性的谨慎情绪。



# 财报要点:营收稳健增长,MedTech延续上行

2025年第三季度,强生实现全球销售额2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0亿),同比增长6.8%(报告口径)/ 5.4%(运营口径),高于市场预期的231.7亿美元。美国市场贡献137亿美元,同比增长6.2%;国际市场销售额103亿美元,同比增长7.6%(运营+4.4%)。

报告每股收益(EPS)为2.12美元,同比增长91%;调整后EPS为2.80美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市场预期的2.76美元。本季度净利润达到51.52亿美元,同比增长91.2%。

业务板块表现:

  • Innovative Medicine(创新医学):销售额约152亿美元,同比增长5.3%(运营口径)。其中,Darzalex和Carvykti等创新肿瘤药物销量持续强劲;INLEXZO和TREMFYA等新品种带来新增增长。Stelara专利到期虽然造成了超过11亿美元的销售冲击,但新管线进展抵消了负面影响。

  • MedTech(医疗科技):销售额约88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运营口径)。心血管业务增长超过22%,手术和视野业务表现亮眼。公司在AI和机器人领域的持续投入正在推动高端市场渗透。

  • 骨科业务(DePuy Synthes):骨科在整体MedTech中占比约10%,2024财年营收约92亿美元,盈利稳定但增长相对缓慢,主要集中在关节重建、创伤、脊柱和数字手术领域。这一“低速增长”的板块,正是本次分拆行动的焦点。

全年指引调整
强生上调2025年全年销售指导至约937亿美元(中值),对应增长约5.7%,高于此前预期。同时维持全年调整后EPS目标为10.85美元,主要因为税负上升与成本结构变化被增长抵消。公司预计,2026年整体销售增长仍有望超过5%。


# 分拆DePuy Synthes骨科业务:规模、节奏与人事安排

本次财报发布最受瞩目的消息,是DePuy Synthes骨科业务的分拆计划。该公司是全球骨科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也是强生MedTech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规模与业务结构

根据公司披露,DePuy Synthes在2024财年的营收约92亿美元,占强生总营收的10%左右。该业务涵盖四大核心方向:

  • 关节重建(Joint Reconstruction)

  • 创伤(Trauma)

  • 脊柱(Spine)

  • 数字手术技术(Digital Surgery)

其产品每年服务约700万名患者,面向全球超过500亿美元规模的骨科市场。尽管这部分业务稳健盈利,但增速明显低于心血管、手术和AI相关板块,也低于药品业务的增长曲线。

公司强调,骨科业务的长期价值并未被忽视,而是希望通过分拆,让其拥有更灵活的资本结构和专注的发展战略,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


2. 分拆路径与时间表

根据公告,强生计划未来18–24个月内完成DePuy Synthes的分拆,目标时间为2027年中。公司将优先选择“免税分拆”路径,但也会视市场环境和监管进展探索多种结构性选择,包括潜在的出售或部分股权分拆。

在分拆完成之前,骨科业务将维持当前的运营战略,重点保持增长、利润扩张和创新研发的持续投入。


3. 领导层任命与治理安排

公司宣布,现任强生MedTech全球领导团队成员、曾任Smith+Nephew CEO的 Namal Nawana将出任DePuy Synthes全球总裁(Worldwide President),即日起负责牵头分拆工作,并在分拆完成后继续担任新公司领导人。

Nawana拥有超过20年的骨科与医疗器械行业经验,曾在Alere(被Abbott收购)担任CEO,并长期在强生骨科体系任职(曾任DePuy Synthes脊柱全球总裁)。其加入被视为为分拆后的独立公司奠定稳固的管理与战略基础。


4. 战略意图与价值逻辑

对强生而言,此次分拆将进一步强化其在高增长、高利润赛道的资源集中。剥离骨科业务后,强生的MedTech将聚焦在心血管、手术和视野等领域,并通过AI和机器人技术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与盈利能力。这也有助于公司提升整体营收增速和运营利润率。

对于DePuy Synthes,独立运营意味着更清晰的战略方向和资本运作空间。公司将能够更加灵活地拓展市场、投资创新技术(如再生植入与骨科机器人),并快速响应竞争格局变化。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动作将使DePuy Synthes成为全球最大、最具专注度的骨科公司之一。


# 市场影响与行业格局观察

此次财报与分拆公告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尽管业绩超出预期,但分拆计划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对股价形成了扰动。


1. 短期市场反应

财报发布当日,强生股价在盘前和早盘短暂下跌约2%。市场分析认为,这是对分拆短期不确定性的反应,而非对业绩的负面解读。分析师普遍指出,随着分拆时间表和交易结构进一步明朗,股价波动可能趋于缓和。


2. 估值结构的重塑

通过分拆,强生将在资本市场上实现更清晰的业务拆分:

  • 母公司强生(剩余业务)将更聚焦创新药物与高增长医疗科技板块;

  • 骨科业务将成为独立估值单元,有望获得更贴近骨科行业龙头(如Stryker CorporationZimmer Biomet)的市盈率参考。

这种“结构拆分”也可能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药械一体化资金将逐步与骨科纯资产资金形成区分,使两部分业务获得更匹配的资本定价。


3.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DePuy Synthes作为独立公司,将直接与Stryker、Zimmer Biomet等骨科巨头在全球市场正面对决。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是,DePuy在数字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系统上的技术储备雄厚,这可能成为其独立后的差异化竞争点。

另一方面,对于强生而言,分拆使其在MedTech板块更专注于高景气赛道,并可能通过收购或内部投资进一步加码心血管和手术设备布局,形成新的增长曲线。这将对同领域竞争对手如Boston ScientificAbbott Laboratories构成更直接的压力。


4. 风险因素

  • 监管与交易结构:免税分拆路径需获得多方监管批准,时间与流程存在不确定性。

  • 过渡期运营:在18–24个月的过渡期内,业务协同、渠道管理、品牌与人才的稳定性将成为关键。

  • 估值兑现:如果市场对分拆后两家公司的增长预期与实际表现不匹配,估值溢价可能无法充分释放。


# 结语:聚焦核心,拆分非核心

从Kenvue的消费业务剥离,到DePuy Synthes骨科业务的分拆,强生正在系统性地重塑自身的业务组合。这一战略逻辑十分清晰:通过聚焦高增长、高利润的创新药物与医疗科技赛道,释放长期增长潜力;通过让非核心但稳健的业务独立发展,为资本市场提供更清晰的投资标的与价值逻辑。

这场持续的结构调整,将直接重塑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格局。短期来看,不确定性难以避免;但中长期而言,无论是强生母公司,还是即将独立的DePuy Synthes,都可能因“更清晰的战略和资本结构”而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思宇MedTech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推荐

财务造假,医械龙头企业退市倒计时

迈瑞,再次出手!

奥林巴斯,新品

苏州这一械企,拿下近亿元融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