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多家三甲医院,检查大降价!

日期:2025-09-03
浏览量:2061
CT、磁共振、X光等收费变了。

01

8月31日起

陕西医院调整放射检查价格


8月28日-9月1日,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接连发布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公告。
根据公告,自2025年8月31日起,陕西省多家医院将执行新的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出台《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现行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26项要求各省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今年7月,陕西医保局发布《关于整合规范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简称《通知》)废止部分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33项,并同步新增修订高压注射针筒/管路、胶片2类特殊卫生材料

陕西多家医院的公告中提到,放射检查(X线、CT、磁共振)项目费用中将不再包含实体胶片费用且不再主动提供实体胶片打印服务
因特殊情况需要实体胶片的患者,可自愿选择购买,并主动告知放射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实体胶片价格按医用耗材“零加成”政策执行
国家医保局表示,立项指南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与云存储纳入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如医疗机构无法做到检查影像云存储的,就需要减收一定费用
陕西版本为例,X线摄影成像所定价格涵盖摆位、摄影、成像、分析、出具报告、数字影像处理与上传存储(含数字方式)等步骤所需的人力资源、设备运转成本消耗与基本物质资源消耗。
计价方式为:第二个体位开始按25元收取,每个部位摄影超过三个体位的,按三个体位收费。最高限价44元
除了陕西外,广东、河北等地也已发布规范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分别新增/修订/停用了部分项目。
按照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部署,各省份结合实际做好对接落实,制定全省(区、市)统一的价格基准。横向对比来看,各地设置的项目价格也存在客观差异。
同以X线摄影成像为例,河北的计价方式为从第二个体位开始,25元/体位收取,每个部位封顶收费90元。省指导价格为40元,市指导价格为40元广东则是同一次检查每部位第二个、第三个体位各按50%收费,同一部位三个以上体位按三个体位收费。全省最高限价为50元

02

市场逻辑改写

医疗器械竞赛告别“拼参数”

根据国家医保局介绍,制定省级基准价格时关注大型检查设备真实采购价格下降趋势。从各地落地情况来看,多数放射检查服务价格水平已较以往迎来整体下调。
对于企业和医院而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调整都事关切实利益。在现有国家立项指南的框架下,坚持服务产出导向的原则得到凸显,在部分项目价格下调甚至取消的同时,加收项目也进一步明确。
西为例,其中就包括X线摄影成像-影像拼接成像(40元,最高限价后同)、CT平扫-能量成像(50元)、MR平扫-特殊方式成像(50元)、MR平扫-复杂成像(80元)等。
此外,国家放射检查类立项指南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明确为拓展项,从陕西、河北、广东等地可见,X线摄影成像、X线造影成像、CT平扫、CT增强、MR平扫、MR增强等领域均明确可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作为拓展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并不额外收费。但对于企业而言,新技术收费路径明晰意味着市场放量扩容;对于医院而言,AI对临床的赋能意味着效率提升和竞争力增强,均从长远赋能自身发展。
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与设备、耗材的价格变化密切相关,其中集采是重要的驱动因素,而立项指南的推出也为新集采启动带来了目标。
从陕西各大医院的通知可见,实体胶片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云胶片的需求将持续攀升。
7月,贵州医保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贵州省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的公告》,对《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要求的“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储存服务”采取“云胶片(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在低价联动已成集采、挂网标配的当下,未来开标的云胶片新价将快速辐射全国,彼时相关医疗服务价格或将迎来又一轮调整。
基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器械市场竞争逻辑逐步改写,靠猛堆参数军备竞赛的打法已难以持续,如何在医院创收、诊疗效果以及政策契合等方面实现平衡,将是械企需长期研究的重要市场课题。






文章来源:赛柏蓝器械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图片

往期推荐

BD,1254亿元出售!

被罚32亿,强生不服

52亿元!巨头被私有化退市

械企IPO进程竞速:谁能接棒北芯生命?

图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