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起,这些耗材将降价。
01
联盟集采落地
高值、低值耗材同步降价
4月1日,云南省医保局发布《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省际联盟超声刀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有关工作的通知》。
其中明确,省际联盟超声刀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将于2025年4月20日起执行,采购周期到2026年12月31日。
《通知》还明确,确保完成协议采购量的前提下,医疗机构可根据临床合理需求,可适量采购其他价格适宜的挂网产品。中选产品总使用量占同采购品种总使用量的比例不低于70%。中选限量产品完成协议采购量后,医疗机构可以继续采购,但中选限量产品的增量部分与非中选产品合计总使用量不超过同采购品种总使用量的30%。
对没有完成协议采购量的医疗机构采取约谈、通报等形式加强管理。
超声刀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集采目前已覆盖大多数地区。
2月,京津冀“3+N”联盟对超声刀类耗材带量联动采购联动价格进行公示。去年,川渝联盟超声刀头耗材带量联动采购执行,中选产品均价1232元,平均降幅74%;内蒙古牵头预充式导管冲洗器集采,平均降幅85.4%,最高降幅达93%,预计今年各地将陆续执行;广东牵头16省联盟开展超声刀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集采接续采购,首轮集采超声刀最高降幅曾达93%,今年也将执行新的价格。
整体来看,省际联盟集采已成为国采之外,可实现耗材大范围降价的重要集采组织模式,在心血管、骨科、外科、牙科等诸多高值耗材领域以及部分低值耗材领域展现出了强议价能力。
2025年,多个重磅耗材联盟已发出集采预告。河北拟牵头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集采;黑龙江拟牵头开展腔静脉滤器、消融电极类耗材集采;广西将牵头中医针具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湖南牵头开展高频电动刀头医用耗材全国联采。
其中,多个品类的身影首次出现在联盟集采名单中。不难看出,新一轮集采仍在继续拓宽降价边界,“集采无禁区”还在被反复印证。
耗材降价潮
这次轮到这些产品、地区
近期,耗材集采密集落地。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3月31日,湖北、吉林、重庆、陕西、甘肃等多地执行人工耳蜗国采。至此,国采人工耳蜗已全面执行。经过集采降价,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平均价格从20万元左右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达75%。
医疗服务价格也进一步规范。国家医保局近期印发《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人工耳蜗适配”“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取出”等项目。
其中“人工耳蜗植入”将“耳蜗畸形”作为加收项,鼓励医疗机构为复杂病例患者提供更加规范的治疗服务。对于因感染、磕碰等原因导致植入体损坏或需取出的情况,“人工耳蜗取出”价格项目也提供了收费依据。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份医保局参考立项指南,制定全省份统一的价格基准,由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全省份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国采外周支架结果也将于5月大范围落地。截至目前,海南、河北、辽宁、河南、青海、湖南、广东、江西、贵州、浙江、陕西、安徽、福建、新疆等多地已明确了具体执行时间。
地方层面牵头的各大联盟集采也将逐步进入执行期。
3月31日,陕西执行浙江联盟乳房旋切针、福建联盟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内蒙古联盟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以及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等四大集采中选结果,其中涵盖了治疗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动脉狭窄、动脉瘤、乳腺肿瘤等疾病的诸多耗材,平均降幅73.31%。
4月起,还有诸多大型联盟集采进一步落地,耗材降价潮将继续涌动。
相比于此前,目前依托于统一招采平台和各类信息化手段,耗材价格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专业化。耗材市场的价格水分将进一步被挤出,地区间价格不平衡的问题也将逐步解决。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