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CT、超声、磁共振收费大调整,6月底前全国执行

日期:2025-05-24
浏览量:2090

伴随医疗设备采购价格整体走低,医疗机构的检查收费计价也在同步下调。

01
放射治疗、超声检查等收费下降

部分省CT检查费降至200元左右


5月22日下午,国家医保局组织放射治疗、超声检查、综合诊查、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专场解读活动。

图片

(赛柏蓝器械现场拍摄)

根据现场披露,立项指南原则上以卫生健康部门正式发布的技术规范为基础,对相同服务产出相关的价格项目进行“合并同类项”,推动实现全国范围内同一医疗服务的项目名称、服务产出、价格构成、计价单位等关键价格要素统一

原来B超检查根据部位拆分为胸部、腹部、胃肠道、泌尿系统等多个项目,立项指南将其整合为“B超检查”,按部位计价,项目规范性和清晰度明显提升,医疗机构收费计价更加清晰便捷

同时,立项指南编制中还强赋能创新。国家医保局密切跟进医疗技术新发展,通过价格政策赋能新技术、赋能新业态。比如,放射检查类立项指南统一新增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硼中子俘获治疗等价格项目,促进高端治疗设备临床转化,目前浙江等地率先落实执行,同时设置疗程费用封顶,兼顾患者负担。

会议现场提到,立项指南将过去按部位、设备、步骤拆分立项的561项现行价格项目,以服务产出为原则进行合并同类,整合为90个主项目101个加收项,46个扩展项目,基本涵盖了上述4类立项指南所涉及的所有改造服务。“新项目的颗粒度变大了,对新技术也会更加友好。”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翁林佳介绍,《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预计6月底前落地,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将CT检查价格下调至200元左右、磁共振检查价格降至500元左右

同时,国家医保局明确将“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存储服务”纳入价格构成范围,推动检查结果实现跨机构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02

设备堆参数、增项目“套路”将难以走通

务实、精致的检查设备有竞争优势


终端检查收费计价模式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对医疗设备的采购选择。

在国家医保局印发的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中,收费立项坚持以检查效果为导向。以CT平扫为例,CT设备排数的递增带来了更高的设备价格和医疗机构更多的收费立项诉求,部分地区根据排数增多,叠加收费,造成了新一代设备检查价格降不下去,老一代设备检查价格“降了白降”。

为减少价格项目与检查设备绑定,立项指南将关注点聚焦于检查精度。

赛柏蓝器械在国家医保局现场了解到,立项指南关注点的调整,意味着过去堆参数、增项目涨价格的老套路将没有市场,只要能够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越务实越精致的检查设备就越有优势

据安徽省医保局相关领导现场介绍,立项指南坚持服务产出导向的基本原则,解除价格项目与检查设备绑定立项不再紧跟设备参数走,而是跟着检查效果走,关注点聚焦在检查精度。

此外,随着医学影像数字化转换和存储手段进步,影像信息的存储传阅可不再依赖传统的实体照片,立项指南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与云存储纳入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医院将检查结果上传至云端,实现患者可查阅,同行可跨地区跨医院调阅,为检查结果互认提供了基础条件,如医疗机构无法实现影像云存储,需减收一定费用。

据现场公布,新政策推动了安徽省影像云建设提速扩围,目前安徽省已有207家公立医院上线数字影像服务,预计今年5月底255家公立医院全部上线。

03

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降价

为下调影像检查价格创造空间

今年以来,医疗设备集采扩围速度明显,安徽、广西、内蒙古、福建等省份接连开展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工作,设备价格大幅下降。

其中根据福建省《2024年CT、MR医用设备集采结果公告》,采购包2的中标金额较品类预算下降30%,采购包3-7分别下降66.7%、33.3%、46.2%、38.5%、40%

安徽作为医疗设备集采的先行者,设备价格降幅明显,集采为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会上了解到,安徽省推动大型设备阳光交易,挤压了设备采购的中间环节,加快了设备国产替代的步伐,形成了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充分竞争的局面。如临床主流实用机型64排CT、1.5条磁共振设备集采中标价为200多万元/台左右,国产PET/CT中标价低于1000万元/台,是进口同档次设备价格的一半

翁林佳表示,以CT检查为例,受益于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成本有所降低,地方在落实立项指南过程中,将设备物耗成本下降的红利传导至检查降价上,所以一些省份CT价格能从300多元下调至200元左右。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加快完成立项指南的编制工作,指导各省加快对接落地进度,合理制定价格基准,指导有价格管理权限的地市合理制定价格水平。同时,希望相关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为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提供更高水平的物质和技术保障,也希望医疗机构与价格政策优化调整相向而行,将更多医疗服务资源集中于提高诊疗服务质量上。








▲文章来源:赛柏蓝器械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GE重大人事变动,新总裁“五一”到任!


巨头混战!谁能拿下BD2000亿“大蛋糕”?

卷哭同行,联影再包揽1.13亿大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