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今日起,这家上市械企正式停牌!

日期:2025-08-18
浏览量:2111

今天(2025 年 8 月 18 日),是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 凯利)的一个关键节点。

今日起,公司股票正式停牌,起因是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其进行的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并将在要约收购结果公告日开市起复牌,目前收购结果尚待进一步确认。而这场收购大戏的走向,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


棋局开场:要约收购事件简述

2025 年 7 月 16 日,凯利泰披露了涌金投资送达的《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

根据报告书内容,涌金投资向除自身以外的公司全体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要约价格为 5.18 元 / 股收购股份数量达 71,701,268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0%,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约为3.71亿元。

若该项收购如预期完成,此后,涌金投资将最多持有公司16.99%的股份,可能成为控股股东。

此次要约收购期限共计30 个自然日,从 2025 年 7 月 17 日开始,至 2025 年 8 月 15 日截止。随着期限届满,这场收购进入关键的结果确认阶段。


凯利泰:内忧外患中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 年,2012 年登陆创业板。在过去,凯利泰的标签是“骨科龙头”,企业产品线同时覆盖脊柱、创伤、运动医学三大领域。不过,经历骨科集采后,公司业绩有所波动,2023年营收较往期有所下滑,2024年出现亏损。

1.董事会“宫斗剧” 不断

凯利泰内部形成两大对立阵营,“涌金系” 由第一大股东涌金控股和第三大股东凯诚君泰组成,另一阵营为原董事长袁征实控的第二大股东欣诚意,双方权力争夺白热化。

3月14日,袁征实控的上海欣诚意起诉了凯利泰,上海欣诚意为凯利泰的第二大股东,“董事长起诉自家上市公司”一时之间还上了行业“热搜”。

此外,双方在多个关键事项上针锋相对:董事长选举、回购权行使、独立董事张斌的罢免以及董事会秘书兼证券代表人选的聘任等,争斗激烈。

今年3月至今,企业已经拥有了袁征、蔡仲曦、王冲三任董事长。蔡仲曦由上海欣诚意提名上任,却上演 “一日游”;5 月 9 日,由涌金投资提名的王冲当选新一任董事长,填补空缺,这标志着涌金投资重新掌握主动权。

董事会中反对票、弃权票频现更是内斗的直接体现。8 月 6 日,ST 凯利公告显示,公司于 8 月 4 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多个议案,但数个议案遭受部分董事质疑。由二股东提名的董事金诗强、独立董事狄朝平强烈反对 “270 万元高管奖金” 议案,并同时对公司副总经理惠一微的任命投出弃权票。

2.收购事件脉络

2025 年 7 月 7 日晚间,ST 凯利公告涌金投资拟对公司进行要约收购。事实上,“涌金系” 对凯利泰的投资时间很早,2009 年其通过旗下上海祥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投资了凯利泰;2018 年其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成为凯利泰第一大股东。

但由于长期无实控人,近年来凯利泰出现了股东内斗等情况。此次要约收购,是涌金投资在 2025 年 5 月取得董事会主导权后,进一步稳定控股权的重要举措。若要约收购股权数量达到预期,涌金投资极有可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从而改写凯利泰的股权格局。


涌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玩家”

涌金投资此次要约收购凯利泰,若成功控股,涌金投资预计会调整董事会结构。以往凯利泰董事会中,部分董事深耕医疗行业,而涌金投资支持的董事多具资本市场背景。未来可能引入更多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优化董事会决策倾向,利于公司长期战略布局。


拆解股价下跌“黑手”

近年来,凯利泰的股价一路大幅下跌。内斗、财务问题、ST 等因素犹如 “三座大山”,重重地压在股价之上。

1.内斗的“蝴蝶效应”

董事会内斗使得公司决策效率低下,一些重要的业务拓展计划和战略决策无法及时推进。比如在公司计划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时,由于董事会内部意见不一,迟迟无法做出决策,错失了最佳的市场时机,这一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股价应声下跌。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导致股价持续下跌。

2.财务问题的 “阴霾”

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审计机构对凯利泰2024 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问题的暴露,让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产生了极大的担忧。一些机构投资者开始减持股份,进一步加剧了股价的下跌趋势。

3.ST 的 “紧箍咒”

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 凯利” 后,公司的融资渠道变窄,业务合作也受到影响。一些合作伙伴对公司的信用状况产生疑虑,减少或暂停了与公司的合作项目。这使得公司的经营业绩雪上加霜,股价也因此受到重创。


行业展望:中小医疗器械企业的突围之路

凯利泰的困境并非个例,在医疗器械行业中,众多中小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着类似的挑战。那么,们该如何在困境中突围呢?

专注核心技术研发

加大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例如,一些专注于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中小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它们不断投入资金引进高端研发人才,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拓展多元化市场

除了国内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医疗器械展会、与国外经销商合作等方式,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一些中小医疗器械企业通过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企业合作,成功打开了当地市场,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强化企业内部治理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避免内部权力斗争,提高决策效率。完善的内部治理可以保证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例如,制定明确的公司章程和决策流程,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公司的运营符合股东利益和市场规律。

本次收购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相信这一事件都将对凯利泰、涌金投资以及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在面对行业整合浪潮时,若需要专业的企业咨询来规划发展路径,或是寻求投融资支持以抓住市场机遇,亦或是想进行精准的市场评估来规避风险,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推荐

BD,1254亿元出售!

被罚32亿,强生不服

52亿元!巨头被私有化退市

械企IPO进程竞速:谁能接棒北芯生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