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黑龙江省医保基金监管推进工作会议暨飞行检查启动会在哈尔滨召开。
会议强调,各级医保部门要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当前医疗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担当作为,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推动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形成医保基金监管高压态势。此外,强化大数据赋能,筑牢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管防线,推动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健全长效制度机制,坚决遏制医保基金支出不合理增长势头,深度净化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环境,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与治理。会议还部署了飞行检查启动工作及开展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除黑龙江外,湖南省常德市已于3月23日举行2025年度医保基金监管飞行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抽签仪式,2025年度常德市级“飞检”正式启动。全国医保飞检即将在全国陆续启动。按照国家部署,4月起,国家医保局将对全国范围内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情况,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飞行检查。“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国家医保局刚刚公布的《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其中通过协议处理挽回基金损失233.63亿元,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移交司法机关1045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3638家、移交卫生健康等行政部门9734家。联合公安机关侦办医保案件30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741名,涉案金额24.3亿元。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2024年,全国共发放举报奖励754人次,奖励金额186.6万元。“严格医保基金监管”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去年高压监管基础上,今年的医保飞检监管手段将迎来更进一步升级。医保监管迈入新时期
今年医保飞检的明显趋势是监管范围的逐步扩大和细化。
从自纠自查发布的检查范围来看,今年在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6个领域的基础上,新增了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同时,新的医保基金监管配套政策开始“组合”落地,其中,药品耗材追溯码为飞检提供了强有力抓手。黑龙江在飞检启动会上部署,开展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3月19日,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的采集应用。自2025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必须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国家医保局目前已搭建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平台,鼓励药耗生产流通企业上传追溯信息,并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据国家医保局披露,截至3月20日,已有超过350家药耗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平台,上传及下载本企业产品的追溯信息,同时有近8000家药耗生产、流通企业咨询追溯信息上传查询相关情况,并积极筹备对接上传工作(文末附:359家已上传并下载追溯信息的企业名单)。除药品耗材追溯码之外,精准到人也是今年医保监管的新趋势。1月8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印发通知,定点医药机构相关工作人员“驾照式”计分,医保监管对象延伸至医务人员个人。医保部门将为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医保诚信档案。每个人都将获得唯一身份代码,这个代码在全国医保系统就如同个人身份证一样,是终身唯一的,不随户籍地址居住地址而变化,每个人也将拥有自己的医保诚信档案,全面记录其记分情况,以及其他遵守医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伴随其整个职业生涯。3月8日,最高检发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稿)》,2024年最高检积极参与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治理,起诉金融、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领域腐败犯罪5081人。协同国家医保局、公安部等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起诉医保骗保等犯罪4715人。智能化监管手段也在今年实现更多飞跃。2024年,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智能技术正在成为医保基金管理的重要引擎,通过大数据筛查精准识别违规行为,监管死角进一步缩小。伴随AI大模型在病例审核、费用监测等医疗场景的应用,医保基金监管触角不断延伸拓展,医保基金滥用现象将被有效遏制。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