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润医药发布公告,自2025年9月18日起,董事会宣布了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的变更。根据公告,邓蓉因其他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但仍将担任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同时,刘长安被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
邓蓉是医药行业的“财务老兵”。公开资料显示,曾任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经理、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裁、财务总监。
刘长安自2024年10月起担任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并在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任职。华润医药近期进行了多项管理层调整。根据其8月26日的公告,程杰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同时加入执行委员会及企业管治委员会;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陶然因个人其他工作安排,正式辞任相关职务。上文提到的邓蓉女士,公告中也披露了辞任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将视角放到“华润系”来看,迪瑞医疗8月发布公告,郭霆、郎涛、刘莹、李光当选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宋清、秦锋、王学敏、林茂亮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公司董事会选举郭霆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此外,董事会同意聘任郎涛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法定代表人相应变更为郎涛先生,聘任孙彬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迪瑞医疗成立于1992年,系国内较早布局IVD并实现全球化的企业之一。2020年华润集团用18亿元获得迪瑞医疗28%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受行业和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迪瑞医疗近年遭遇业绩承压困境。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其营收为3.51亿元,同比下降60.07%;实现净利润-2831.2万元,同比下降117.13%。此次迪瑞医疗新上任的管理层基本均为华润系出身,可以看出华润集团对医疗器械业务的重视。据悉,新任管理团队正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实际运营状况,全面开展战略复盘与优化工作。以华润医药为例,其2025H1医疗器械分销业务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8%。上半年统谈引进7个产品,新增11个终端创新服务项目,完成体外诊断、骨科管理模块开发。此外,华润医药还在强化产品引进,持续加强骨科、介入、IVD、基础耗材等专业能力打造,华润区域检验中心也正式投入运营。虽然是流通巨头,但华润医药针对器械研发和生产也投下重金,近期收购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血液制品领域打造包含设备生产、产品研发、浆站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生态。今年2月,华润医药西部创新中心正式落地成都高新区。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设立重点投向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覆盖早中期、并购类、成长类、拟上市类等各阶段项目的创新产业基金。
作为华润系内唯一医疗器械生产平台,经历高管换血的迪瑞医疗,虽然短期遭遇业绩增长压力,但仍具备长期发展潜力。迪瑞医疗表示,将在下半年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一是全力开拓国际市场,深挖海外增量空间;二是加速国内市场设备装机进度,同步推动试剂销量提升;三是深化供应链优化,加快推进原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并严格管控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全方位提升经营效能,来推动公司的稳健发展。分拆来看,其国际业务本就处于增长阶段,在2025H1同比增长24%。针对国内市场来看,若能获得集团更大资源倾斜,依托华润系庞大的医院资源,能够驱动装机和试剂销售放量提速。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于近年迎来高速发展,根据《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发展报告(2025)》,“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持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我国医疗器械物流仓储总面积2358.08万平方米。
华润系在医疗器械领域未来能否分得更大的市场蛋糕,还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