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上市公司1元卖医院了。
11月24日,上市公司大东方(600327)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均瑶医疗拟将其持有的金华联济医院80%的股权以1元转让给金华市林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将对金华联济医院近9000万元的债权以580万元转让。
医院官网介绍显示,金华联济医院(原金华宏悦妇女儿童医院),创立于2018年。医院建筑面积2万㎡,可开放床位200张,医院整合上海市、浙江省以及金华本地知名医学专家资源,重点打造“内科中心”、“妇儿中心”、“骨科中心”三个学科方向。
据了解,均瑶医疗于2022年3月收购金华联济医院,当时同样是以1元价格受让了这家医院80%的股权。公告显示,自收购金华联济后,公司拟通过民营医院的经营模式及活力,以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市场化的运营开拓,增进其服务规模,提升其业务效率,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
然而,随着自2022年以来,该医院所处市场环境、医保政策变化等内外部综合因素影响,其经营始终未达盈亏平衡。自2022年3月收购以来至2025年9月末的近4年中,其累计亏损计7915万元。
为进一步优化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布局,促进该业务板块资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发展,公司控股子公司均瑶医疗拟将所持有的金华联济股权及债权转让给受让方林天生物。
均瑶集团的医疗布局
均瑶医疗隶属于均瑶集团,据官网信息,均瑶集团是以实业投资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创始于1991年。旗下4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吉祥航空(603885.SH)、爱建集团(600643.SH)、均瑶健康(605388.SH)、大东方(600327.SH),其中涉及本次交易的均瑶医疗是就是大东方的控股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围绕儿童内分泌、普儿科、儿童保健等领域,均瑶医疗布局近50家儿童连锁机构,以及2家骨科、儿科等专科特色的综合医院。
而大东方为江苏百货零售的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就在巩固零售主业的同时,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自2020年底与上海涵铠合资设立“上海均瑶医疗”以来,决心转型的大东方在医疗健康领域,尤其是儿科赛道布局不断。
2021年5月,大东方宣布拟合计出资2.27亿元入股健高医疗(健高儿科)并获得其36%的股权,由此切入医疗健康行业。同一年,大东方再次宣布出资6000万元,受让“雅恩健康”60%的股权。雅恩健康也是一家连锁机构,而且主打儿童服务。
也是在这一年,大东方拟出资1.4亿元受让沭阳中心医院原股东41.20%的存量股权(增资前比例),并出资7000万元对沭阳中心医院进行增资。通过上述受让及增资,公司合计出资2.1亿元,获得沭阳中心医院51%的股权。
在此基础上,2022年大东方还通过均瑶医疗以股权受让和增资方式,完成了对知贝医疗的控股,知贝医疗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布局华南,主要从事儿科诊疗服务并覆盖家庭医疗的连锁机构。
1元卖医院?此前有先例
实际上,1块钱卖医院的事情,此前曾有过先例。2024年4月,西南某省一家由外资投建的医院正式注销了医疗机构执业证书。据了解,该医院2019年10月开业运营,2022年10月宣布停止医疗服务,运营不过三年时间。
知情人士透露,这家投资超10亿人民币的医院,被以一元钱的价格转手给了接手方,可以算是白送。
实际上,几年前火热的医院投资项目,不少都被打“骨折”出售。一位门诊部创办人向看医界表示,投资400万的门诊部,50万都难找人接盘。
之前,雅戈尔投资近十亿元打造的大型医院白送给地方政府的消息,也是震惊了二级市场和医疗行业,一些医疗资产正在成为烫手山芋,但出手也不易。
随着医疗投资热钱的退潮,医疗机构准入门槛的降低,医疗机构壳资源的溢价行情不再,医疗项目融资、出售正在遭遇房地产类似的情况。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早在2018-2019年就已经初露端倪,一些靠融资大幅扩张的医疗连锁机构开始出现融资难情况,投资机构变得越来越谨慎,不再只看PPT和讲故事,而是要看现有医疗机构的运营状况,如果盈利状况不佳,单机构盈利周期过长甚至遥遥无期,投资机构往往会礼貌拒绝。
对于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业内专家预言民营医院将死掉一批。“活不下去的有两种可能,第一个是经营管理不善,第二本身没有专科特色。”
医疗投资退潮后,医疗机构该怎么办?一位投资人向看医界坦言,医疗机构经营者不要想太多,靠投资医疗赚快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上市将越来越难,深挖医疗机构的“自我造血”能力,实现盈利才是出路。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