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暴继续席卷医疗领域,精准、有力的穿透式审查成为常态。
01
审计细节披露
医院主要领导,违规插手耗材采购
近期,多地披露医院审计进展,违规细节被曝光。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审计局发布《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其中显示,贵阳对1家市属医院主要领导人员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了医疗卫生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发现,违规采购问题多发。一是变相指定设备供应商绑定耗材供应权,违规更换供应商,导致高价采购耗材造成损失111.86万元。
二是影像设备采购成本控制不力,以188.38万元采购供货商进价为68.57万元的设备。
此外,医疗收费管理不到位。随意调整医美项目收费价格,少收费用61.13万元,随意选用成本不一的医美项目耗材,多支出成本35.4万元。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2024年分别有13个品种200万、32个品种306.91万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量未按约定完成。241家定点医药机构重复收费、实名就医执行不到位、超量开(购)药等违规获取医保基金515.18万元。
近几年,审计在医疗卫生领域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等腐败多发环节,成为审计重点。
上海市长宁区审计局在医院审计项目中,重点强化对药品管理的审计监督。审计人员通过实地核查、数据比对、现场座谈等方式,深入分析医院药品全流程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核查药品议价机制发挥实效,以及药品销售、采购和使用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审查药品进销存管理以及临时采购药品流程的完整性、采购时限性和使用针对性。
2025年,医院审计风暴还在继续推进。
据悉,浙江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自2025年6月30日起,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22年至2024年运营管理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必要时将追溯到相关年度或者延伸审计有关单位。
02
审计精准发力,穿透式监管医院
医疗领域审计影响力今非昔比。
在大数据加持、跨部门联动协作之下,审计部门正在以更为专业、精准的视角,与其他部门合力推进医疗体系有序高效运转。
内蒙古包头审计局提出,构建“全链条”审计监督体系。联合卫健、医保、财政等部门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统筹制定审计方案,将政策落实、财务管理、业务运营等纳入审计范围,实现“一次审计、全面体检”。
强化数字化审计技术应用。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医院HIS系统、医保结算数据、财务核算系统等多源信息,构建审计模型。通过数据比对、趋势分析,精准识别异常收费、不合理用药等风险点,提升审计效率和精准度。
一方面,审计正从传统的手动查账转向“穿透式”的全流程监管,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识别腐败线索,全方位、系统性的核查医疗系统运转中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审计部门推动构建更为完善的制度规范,审计结果也在深层治理中发挥功效。
安徽阜阳以大数据审计为主要手段,提取医院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政策、药品零加价政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等方面的落实情况,核实是否存在串换项目收费、重复收费、药品采购程序不合规等问题。
此外,聚焦重要项目管理,重点关注医院工程项目、第三方合作项目、重大设备采购项目等项目,紧盯采购程序、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等方面,核实是否存在应招标未招标、应进场交易未进场交易、设置限制性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等问题。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