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药行业的一系列政策正在给行业带来重大调整和深刻变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票制、零差率、营改增、分级诊疗、药占比、飞行检查常态化等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药品零售行业的各个方面,医药零售业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如何寻找增长点,拓宽经营出路已经成为当前药店经营的重要课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发展医械品类有望成为突围增长点。
药店面临多重考验 医疗器械成突围增长点
医疗器械缘何成为下一座金矿?主要在于整体的政策环境变化、市场潜力以及未来药店的定位。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零售药店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为741亿元,占整体零售药店销售12.1%的市场份额。其中,网上药店器械规模约为507亿元,占68.4%市场;实体药店器械规模约234亿元,占31.6%。不难看出,在零售药店医疗器械市场中,网上药店规模要大于实体药店,城市药店市场大于非城市市场。
北京济民康泰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峰
“目前在实体药店板块,医疗器械市场尚属‘蓝海’,但实际上在竞争性和毛利率方面都具备极大潜力。”北京济民康泰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民康泰”)董事长王剑峰表示,医疗器械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只要通过适当的营销策划,有机会实现净增长3-5%。在这方面,济民康泰无疑拥有话语权。据王剑峰介绍,目前济民康泰的医械销售占比达12%。“实际上医疗器械属于‘增量销售’,经营得当,可以发挥协同营销,提升药店业绩。”
正如前文所提及,从目前的形势来看,“4+7”带量采购进一步扩大范围已成定局。假如“4+7”带量采购的产品占比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带来一些变化,例如客流流失等,因此找准发展方向,调整产品结构,关注潜力板块成为药店当务之急。
再者,“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也为非药品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作为民众健康守门人的药店,成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综合体,国民健康管理中心的定位也愈发清晰。在这个管理中心中,保健品、具有恢复保健性的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和药妆将有望成为商品结构中的主力军。
发力医疗器械 三大战略打造利润增长点
尽管医疗器械品类发展前景备受看好,但相对于保健品等品类,销售占比并“不尽人意”。对此,王剑峰认为,造成销售占比不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此品类的单品毛利率不高,药店的重视度不够,与此同时,店员的推荐习惯尚未养成;另一方面,医疗器械品类供应商对店员的培训较少,对消费者的教育程度仍然欠缺。
要打破该局面,拓展市场份额,王剑峰认为关键在于药店的重视程度,“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医疗器械的发展潜力并根据运营情况进行布局,设置专人专区独立运营。以济民康泰为例,其医疗器械经营面积占比在15%-20%左右。
再者,经营者可从商品力的打造以及提升专业化服务入手,补足短板。
医疗器械在康复治疗以及慢病、自我测量检查等方面,有着药品不能比拟的优势。结合目前实体药店的定位以及市场表现来看,实体药店以诊断治疗与康复治疗的品种为主,康复治疗有逐渐走强之势;品类则是以慢病、常见症状的产品为多。值得注意的是,器械店的内涵和外延已经从原来的轮椅,制氧机、呼吸机等,扩展到了血压计,血糖计,尿酸仪等方面。“目前口罩、温度计等品类的销售量比较大,血压计以及血糖仪等慢病品类在利润表现上较可观。”王剑峰分析道。
另外,相对于药品类,非药品类的刚性需求并不强烈,因此,在医疗器械的消费上,顾客消费往往更理性,因此更需要药店店长和店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也是实体药店相较于网上药店以及商超的优势所在。
简而言之,药店需要一套专业带教型器械品类服务模式,这包括品类数据分析、产品结构梳理、建设内训师体系、打造专业旗舰店,以及年度品类动销策划等。单凭连锁药店难以独立完成的,尤其在消费者教育上。“与稳铂医疗器械的战略合作恰好提升了医疗器械板块的运营能力。”王剑峰认为,无论是在渠道维价抑或是专业化服务提升上,稳铂医疗都契合了连锁药店的发展理念。
他指出,终端服务队伍强大的公司合作,供应商的地面推广团队不仅可以为药店做好服务,提供定期的产品培训以外,有的还会驻店,提供销售支持和一些维修培训。“稳铂医疗就做到了这点。”在品类运营规划上,稳铂医疗为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整体目标的设定和达成,通过人员共管共享来实现系统顺利落地执行。
在助力药店专业化提升上,稳铂医疗通过规划旗舰店的三高检测中心、呼吸康氧中心、助行产品中心、家庭护理中心、理疗康复中心、助听产品中心这六大产品中心。在与稳柏医疗的合作中,王剑峰也为济民康泰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再接再厉,最终将医疗器械的占比提升到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