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麦Blue Ocean Robotics:UVD消毒机器人
UVD机器人是Blue Ocean Robotics和丹麦欧登塞大学附属医院的合作项目。新冠爆发以来,仅中国的医院就向Blue Ocean Robotics 订购了 2000 多台 UVD 机器人。目前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使用这款机器人,包括亚洲、欧洲和美国。UVD 利用紫外线 (UV-C) 杀死有害微生物。该机器人现已获得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FR) 颁发的 IERA 创新奖。Blue Ocean Robotics 的首席执行官 Claus Risager 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帮忙解决当前最大的问题,利用机器人阻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挽救生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 发,需求立即大幅增长。老客户购买的数量比以前更多,很多新客户也正在订购 UVD 机 器人来抗击新冠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相较于过去两年,Blue Ocean Robotics 的年销售额增长了 400% 以上。这款UVD机器人可以在病房和手术室内自动移动,利用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所有重要的表 面区域,从而杀死特定病毒和细菌。机器人照射到表面的紫外线越多,消灭的微生物就越多。在常规病房内,99.99% 的病毒和细菌都能在十分钟内消灭完毕。机器人在机场、学校或办公区域提供帮助 出于安全原因,该机器人独立运行,如果有人进入房间,它会自动停止照射紫外线。除了医院以外,这款协作机器人还可以用于各种封闭空间。该技术能够在办公室、大型商场、学校、机场和 生产工厂等环境中工作。
二、新加坡DiSa Pte Ltd:紫外线消毒机器人
近日,新加坡DiSa(Digital Safety)Pte Ltd推出了一款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打破了丹麦Blue Ocean Robotics公司在这个小领域的短暂垄断。从工作原理上看,DiSa公司的产品并没有任何不同,都是把几根紫外线发射管(UV-C)安装到一个机器人平台上,通过远程操控控制机器人的移动,让灯管照射的紫外线光杀灭病毒。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因为UV-C管发射的紫外线对人也是有伤害的,所以该机器人有专门的设计程序让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避开人。
从研发到生产成品,DiSa公司只用了短短2个月的时间。不过对于紫外线机器人究竟对新冠病毒的杀灭效果有多大,市场是存在疑惑的。科学家的研究表明,UV-C发射的紫外线可以有效杀灭SARS和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正是基于这些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这个大家族,所以科学家认为紫外线同样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但并没有经过更严谨的实证。同时,用医用机器人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杀,还存着的问题是如果消杀空间里面有很多的物品,可能在某些地方因为其他的遮盖物导致部分位置无法照射到紫外线光,出现消杀死角。而将消毒液进行喷雾则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
三、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消毒机器人
“疫情当前,消毒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能否利用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安全又精准地工作呢?这是我们在疫情发生后第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薇在采访时透露,2月6日起,企业就依托自身技术力量,通过 25 天 600小时攻坚,迅速研发出了这款机器人。
通过设定整体消毒场景布局以及任务后,机器人就可以进行自主消毒和充电,减少人的参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感染,切断了传染渠道。观察点的隔离人员很多,对定时消毒的需求很高。但很多消毒产品存在高污染、强腐蚀的问题,对环境的安全性要求很严格。此外,消毒液配置浓度不达标、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人员暴露感染风险高等,也会造成消毒水平和质量的层次不齐。为了实现高效、无害、无污染消杀,这台智能紫外线消毒机器人配备了专业级紫外线消毒辐射灯,采用 253.7nm 高效紫外线短波,可阻碍细菌、病毒、芽孢等有害微生物的分子结构,有效阻碍其繁殖和自我复制,消杀率99.9%。消杀完毕后,机器人会自动返航冲电仓待命。目前,该产品已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关于推荐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清单》。
四、深圳优艾智合科技公司:ARIS-K2消毒机器人 优艾智合机器人是一家以机器人研发与制造为核心的创新型高新技术公司。优艾智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机器人核心算法,拥有大量业务场景无人化改造经验, 优艾智合基于移动机器人,致力于提供智能制造,智能巡检及维保等覆盖全行业、全方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疫情爆发后对其专业自主巡检移动机器人加以调整,很快推出了消毒机器人。
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是以机器人为载体,集成紫外线、超干雾化过氧化氢、空气过滤三种消毒方式于一体,拥有有自主导航技术且自主移动。根据不同场景按需求设置消毒模式,全智能化操作,人机分离,保证人员安全。满足房间多,或者布局复杂的室内环境下自动、定时、高效、准确的消毒防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