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为何“花落”深圳?

日期:2020-05-09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广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以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开展组建工作。这是目前全国组建的16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是深圳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聚焦产业链协同  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2018年,深圳布局建设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而后获广东省工信厅批复同意该中心升级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牵头组建成立,并成立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实体运营。对标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要求,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方式,以市场化模式运行,有效整合了医疗器械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创新资源,能大幅提升现有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服务全行业和重要应用领域,打造创新、创业、产业融合的全球开放创新平台。


作为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医疗器械领域唯一布局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将持续围绕与医疗健康密切相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需求,着力提升我国高性能医疗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为生物医疗战略新兴产业和万亿医疗市场提供创新技术和设备,完成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高性能医疗器械技术门槛高、学科交叉多、附加价值高、发展前景广,在医学临床诊疗和健康保障中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在基础材料、核心器材与部件、高级工艺、智能系统等方面还面临发展瓶颈。


因此,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是为我国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打造医疗器械国之重器,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疫病防控国家战略体系提供技术保障,为最终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物质与技术保障,成为国家在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具有突破、引领、协同创新平台一体化能力的战略科技创新力量。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为何“花落”深圳?


多年来,深圳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打下了坚实的“产学研”基础。目前,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共有9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近2000家经营性企业,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2000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000多项。2010-2018年深圳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复合年增长率为12.43%,涌现出迈瑞、先健等优秀企业,其中超50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组建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深圳的医疗器械产业优势,是加快医疗器械产业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创新中心主任、深圳先进院副院长郑海荣介绍:“创新中心在市场化运行、创新协同、知识产权运营和人才团队等方向都将采用富有活力的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与工程化来填补学术与产业之间的鸿沟,实现国家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引领、带动与辐射。参与组建创新中心的成员单位,是来自广东、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在医疗器械领域业绩突出、研发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和研究力量,这为国家创新中心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和技术创新导向。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是医疗器械领域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研究力量之一。迈瑞医疗去年实现营收逾165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联影医疗是国内在高端医学影像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深圳已经迎来历史性“双区驱动”发展机遇,各方“赋能”助力深圳在全球价值链走向高端。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胡晓清表示,“深圳市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深圳市工信局把支持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做大做强当作重要的工作内容。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深圳,成为深圳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实践,是对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力支撑。深圳将全方位协同推进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目前,创新中心已落户深圳市龙华区。龙华区副区长陈建民表示,“龙华将发挥制造业区位优势,竭尽全力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的建设给予全方位的支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源头和产业辐射基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