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全球首例!有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或像普通感冒一样长期存在?(附国产新冠疫苗最新进展)

日期:2020-08-26

昨日,据媒体报道,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自欧洲返回香港后,其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


经港大微生物系测序证实,与此前感染病毒株存在差异,因此证明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复阳”,这也是全球出现的首例


8月25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指出,“再感染”关乎免疫的持久性,也关乎未来疫苗保护的时间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这次四个月后就发生再感染,还是属于个例,这个问题应该在更大的感染后人群中观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万人感染过,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


港大证实有康复者二次感染

这是全球首例通过基因测序确认的二次感染案例


这名 33 岁的香港男子于今年3月26日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并出现咳嗽、发烧和头疼等症状,3月29日症状消退。4月14日,两次时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后,康复出院。然而8月15日,他途经西班牙和英国回到香港时,入境核酸检测呈阳性。


此次感染后,该男子体温及其它指标均正常,胸透也无任何异常,并且住院期间的核酸检测发现其体内的病毒载量不断下降


香港大学病毒学教授金冬雁告诉 DeepTech,该病例有 2 个重要特征。


其一是两次感染为不同毒株。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对其病毒样本测序发现,两次感染样本中的病毒基因组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多达 24 处,分布在病毒刺突蛋白、核蛋白,以及非结构蛋白和辅助蛋白上。进一步研究显示,该男子第一次感染的毒株是今年 3-4 月在美国或英国收集到的病毒株的“近亲”,而第二次感染的毒株则与今年 7-8 月在瑞士和英国收集到的病毒株更接近。


其二是二次感染后症状很轻,几乎是无症状,这说明首次感染后还是产生了免疫力。


该团队还指出,以往就有证据显示,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在其感染数个月后逐步下降。


据文汇网等港媒报道,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25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比对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后发现,此次并非患者首次感染后的残留病毒,可以形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可证实是二次感染。他还表示,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现也会对疫苗的研究有所启示。



张文宏:如果“再感染”成立,在高发和流行地区会变成常态


8月24日,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发现世界上首例新冠肺炎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被《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多家媒体转载,消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对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25日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再感染”病例非一般意义上“复阳”,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包括病毒培养,需要证实是属于核酸阳性,还是活病毒。新闻报道级别还不能提供充分的学术信息。


但张文宏指出,“再感染”关乎免疫的持久性,也关乎未来疫苗保护的时间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这次四个月后就发生再感染,还是属于个例,这个问题应该在更大的感染后人群中观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万人感染过,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



全文如下:

香港报道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欧洲旅游返程,再次检测核酸呈阳性,经港大微生物系测序证实,与此前感染病毒株存在差异,因此证明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复阳”。


此前大陆、香港以及国外也多有复阳报告,但多数认为属于无传染性的核酸残留,未发现有明显的传播证据,认为临床意义不大


此次港大证实的“再感染”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包括病毒培养,需要证实是属于核酸阳性,还是活病毒。同时彻底比较两次感染病毒的核酸全序列。这还需要看港大进一步发表的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级别的还不能提供充分的学术信息。


美国此前也有再感染报告,最终没有全面的学术报告发表,也就不了了之


此前全世界关注“复阳”,就是怕“再感染”。“再感染”关乎免疫的持久性,也关乎未来疫苗保护的时间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这次四个月后就发生再感染,还是属于个例,这个问题应该在更大的感染后人群中观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万人感染过,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让我们拭目以待,同时等待港大进一步的科学报告。目前还不需要过于紧张,毕竟历史上常见的其他冠状病毒(如我们常常感染的感冒,就由普通的冠状病毒引起,目前有4种,还有3种比较厉害的是SARS、MERS和COVID-19)的感染后免疫时间都远远超过4个月。


香港“再感染”消息若是属实,此后全球会陆续报道,毕竟这是一个人群免疫力持久性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若是此后全球还是没有陆续的个案报道,这例患者的报道也就会停留在新闻级别,而不是学术级别

港大教授:新冠病毒或像普通感冒一样长期存在



对于有有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及其团队研究发现,该名病人首次感染与第二次感染中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显不同,是全球首例患者在康复后受到二次感染。


研究团队表示,通过次世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他们证实了全球首例人类重复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意味着患者即使通过自然感染新冠病毒、复原后具有免疫力,数个月后仍可能再受感染。这表明新冠病毒也可能像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一样,持续在人群中存在


这次研究团队主要人员包括港大李嘉诚医学院的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及临床副教授杜启泓等。研究人员发现,患者两次受感染的病毒基因组属于不同的基因分支,两次的病毒之间共有24个不同的核苷酸。同时,研究团队在9种蛋白质中发现氨基酸的差异,包括第一次感染的病毒中发现ORF8蛋白缺少58个氨基酸。


英国维康基金桑格研究院(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新冠病毒基因组项目专家Jeffrey Barret对媒体表示,很难从单一的观察中做出任何强有力的推论。鉴于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的数量,出现一例再感染病例并不令人惊讶。


国产新冠疫苗最新进展


在疫情面前多国的医疗团队都在新冠疫苗赛道上进行研发冲刺


8月9日中东国家沙特宣布将与康希诺生物合作启动新冠疫苗的第三阶段临床试验此前康希诺生物与陈薇团队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Ad5-nCoVI期与II期临床试验均已在国内完成并于6月25日获得了军队特需药品批件


根据世卫组织及国内公布最新数据截至目前包括康希诺生物在内全球已有7款疫苗进入Ⅲ期临床其中4款来自中国另外国内三支团队分别是科兴生物中生集团的北京所和武汉所1款来自美国1款来自英国还有1款由德国生物公司BioNTech和美国辉瑞制药合作研发。


目前海外新冠疫苗研发进度较快的企业及机构包括牛津大学/阿斯利康辉瑞/BioNTech强生赛诺菲ModernaInovioNovavax印度血清所/Codagenix印度免疫公司/格里菲斯大学国内进度较快的企业包括国药集团康希诺科兴控股复星医药智飞生物沃森生物等。



相比疫苗加速推进下,前期涨幅过大的医药疫苗股最近股价持续回调,昨日,A+H股康希诺生物公布2020年半年报显示其实现营收402.96万元较同期增长111.43%主要系疫苗组分销售及技术服务收入增加所致归母公司净利润为负1.02亿元较同期亏损增长46.65%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持续进行疫苗的研发工作和临床试验研发支出较高

截止今日收盘,科创板康希诺两日大跌15%,并带动疫苗大幅下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