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巨头跨界医疗,你能想到哪些名字?或许是阿里、腾讯、百度这种互联网公司,也有可能是格力、五菱这些实业大佬,而根据央视《朝闻天下》报道,科技领头羊华为公司发布了重磅产品,或将掀起医疗圈大动作!
01、服务3千家医疗卫生机构
8月22日,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华为IdeaHub助力远程会诊,在路径上,A地的医生和患者通过连线与B地乃至C地的优秀专家就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交流探讨,其间涉及到患者体检资料、影像资料、病历等资料的共享阅览,这就对参与连线的显示设备的音画质量、连接稳定性、以及多方协同操作的便利程度等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华为IdeaHub可以利用4K超高清摄像头及5G网络,向双方实时传输高清云会议画面以及患者的电子影像资料,同时华为IdeaHub还为医生提供了远程双向协作功能,即使是语言无法描述的极其细小的病灶,远程医疗专家也可以用书写笔直接标注出来,实时传输给基层的医疗人员,并且对方也能进行标注,共同讨论病情。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华为官网:华为医疗目前已经服务超过3000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医疗行业提供全面覆盖,安全可控,运维简单,面向未来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在院前急救方面:华为远程医疗系统,可以通过5G无线网络,把急救车上的实时情况清晰地传递到后端的指挥中心;医生也可以在急救车上调取医院的信息,对病人开各种化验单。把急救中心搬到了救护车上,病人入院后不需要再进入急救中心,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
据华为官网消息,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华为联合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完成了河南省18个地市、108个县的147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
02、华为在医疗领域的布局
早在2019年,华为就已在为智慧医疗精心布局。19年3月21日,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就悄悄变更了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了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后,最近华为再度增加经营范围,从销售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扩展至了开发、生产、销售医疗器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2020年4月1日成立的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同样再次涉及了医疗器械领域,近一步扩大医疗版图。
对于这家国内科技巨头而言,做纯粹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是有悖于企业基因的,华为主要的医疗布局方向仍是定位于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5G网络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华为对医疗领域的布局主要体现在智慧医院、区域公卫信息化及分级诊疗三个方向,并基于华为的全栈式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核心底层,实现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及医疗器械间的互动。
智慧医院
华为的智慧医院建设囊括在其智慧城市的总体设计中,其中重度依赖无线网络的移动医疗平台及其配套的物联网组件,将由5G赋能改变目前因建设成本、自身规模等原因导致的较低使用体验。
华为官网显示,目前华为已与接近300家医疗机构达成智慧医院相关合作,医疗大数据集成应用平台及安防保障平台成为主要产品。除数据中心外,华为运用双活技术解决方案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是一大亮点。
完整的数据中心应用平台配合医院HIS信息系统以移动医疗为抓手,服务于患者的就医体验,助力医疗信息互通、多场景就医全流程及患者电子病历流转健康监护,这是华为眼中该领域的未来趋势。
区域公卫信息化
响应国家方针,医疗领域的区域信息化着力点在于联通不同医疗机构形成的信息孤岛。因此要形成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必须要先做好顶层平台设计并做好平台搭建运营的长期准备。
云南省建立的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及华西医院的大数据集成应用就是华为智慧医院应用的典型例子,平台建设目标是为实现全省的公共卫生资源及业务协同。
分级诊疗
华为布局分级诊疗项目的产品都是瞄准的解决分级诊疗核心需求,即医疗资源的下沉,这也是华为目前全力探索5G应用与远程医疗相结合的主要原因。
依托于在医疗领域云计算的深入探索,不难看出在华为规划中,医疗影像诊断解决方案、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及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是真正做到医疗资源落地的关键。
03、对可穿戴的猜想
华为新增的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范围,很有可能剑指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随着苹果在Apple Watch上搭载了ECG心电图功能,医疗保健已经成了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可穿戴设备将对医疗行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而在远程健康监测中,可穿戴设备需要以低速率对中央数据存储库进行高频更新。
美的,茅台、中石油外,康美、复星等药企也不时传出买医院的消息。在社会资本办医,企业医院剥离背景下,除强者恒强外,医疗产业也许将面临一轮新的重组。
04 、投资100亿建医院
8月21日,据南方都市报消息,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与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举行和祐国际医院签约仪式。
美的控股将投资百亿元在北滘新城区新建一所高水平非营利性国际医院,规划床位总数1500张,计划于2021年3月份动工,2024年上半年竣工并运营。
据悉,和祐国际医院选址顺德北滘新城区,该项目位处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总数1500张。
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入约100亿元,其中一期投入约60亿元,计划于2021年3月份动工,在2024年上半年竣工并运营;二期投入约40亿元,计划在一期使用满负荷前启动建设。
和祐国际医院规划设计将面向全球招标,引进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计划投入约10亿元建设质子/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配套建设国际医疗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医学转化中心及多个重点实验室。
家电巨头跨界新奇?茅台的步子要更靠前。
6月10日,贵州日报从中建四局获悉,由该单位承建的茅台医院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85%,将于2021年3月建成。届时该医院将为仁怀市周边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据了解,茅台医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9亿元,总用地面积为105亩,包括一栋17层集门诊医技抢救医疗共用平台和两个独立病区为一体的医疗综合体,一栋8层的专家楼,一栋6层的行政楼,一栋3层的感染楼,计划建设为1000张床位。该项目定位为贵州一流、全国知名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茅台集团员工和仁怀市及周边群众3000余万人就医问题。据中建四局茅台医院项目经理邵一凯介绍,茅台医院土建工程于2018年9月开工,目前门诊楼和住院楼已经封顶,整个工程已完成85%。
根据贵州茅台官方微信消息,贵州茅台医院位于中枢街道办老怀酒厂,总用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除硬件外,在软件上茅台似乎也已有打算。茅台宣称茅台医院拟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安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和一些国类的顶级医院进行战略合作,购买最先进的设备,吸纳最尖端医疗人才。
国家发改委在《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的文件中对社会办医和区域医疗中心的支持做了大篇幅的指示,从近期的大批县级医院、二级三级医院的升级来看,都纷纷指向区域医疗体系的建设。
这意味着,医疗器械和耗材的采购将迎来一波高潮,除三大甲医院外的市场红海将启动。
具体来看:文件指出,将大力发展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水准临床科研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以提高区域内疑难病症诊治能力,逐步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力争肿瘤、心脑血管、呼吸、儿科、创伤等重点疾病在区域内得到有效救治。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高水平医院与基层医院建立责任、利益、服务和管理共同体,组建专科联盟,提升基层医疗管理和服务质量。
同时支持优质社会办医扩容。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水平民营医院跨区域办医,向基层延伸,实现品牌化、集团化发展。
进一步发挥社会办医机制灵活、贴近群众的优势,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全科医疗、专科医疗、中医药、第三方医技服务、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机构,与公立医院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