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械创新资讯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正文
互联网医疗企业扎堆上市 他们靠什么才能扭亏为盈?
日期:2021-12-23
2021年,互联网医疗领域迎来一波港股上市潮。医渡科技(02158.HK)、医脉通(02192.HK)前脚成功上市,微医、叮当健康、智云健康、圆心科技等纷纷紧随其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疫情之下,大众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需求有所提高,互联网医疗行业得以高速发展,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的趋势明显。在新的机遇面前,有许多互联网医疗企业加快投身资本市场的进度,于是就掀起了这一波上市浪潮。很多人不禁疑问,当下的互联网医疗领域企业的盈利模式到底靠什么引得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加入战局?简单总结无外乎“卖药”与“卖服务”。
多企业药品销售业务构成主要营收
结合目前互联网医疗领域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的企业都未能摆脱依赖卖药模式,这也致使多重竞争之下多个企业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从个别头部互联网医疗企业的营收结构出发,可以直观地看出,企业的主要销售额仍旧与与是否销售药物息息相关。
以提早上市的三巨头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为例,
数据显示,京东健康87%的营收来自零售收入(包括药品和非药)
;
阿里健康来自医药自营业务和医药电商平台业务的收入占比达96.5%
;
平安好医生的健康商城业务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近六成,其主营的家庭医生服务,并未对企业实现盈亏平衡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平安医生没有像京东和阿里一样原生的电商基因,其在线商城所创营收额数较少,并不能摊薄企业高昂的运营成本,至今仍难以扭转连续亏损的局面。
图片来源:亿欧
微医不走寻常路
却难逃现有商业模式桎梏
“微医上市”的消息在行业里流传了几年后终于坐实。
2021年
4月1日晚间,成立十年有余的微医正式提交了招股书,分拆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控股”在港股上市。
相比其他互联网医疗巨头,
微医走的是一条全然不同的路径:不靠“卖药”,而是依托问诊、慢病管理、专科护理等纯医疗服务业务支撑起全部营收
,
但同样难逃连年亏损的命运
。
微医原名“挂号网”,顾名思义即以挂号为抓手解决大众挂号难的问题,挂号网先是一举
拿下华东地区最大的公立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获得5%的号源后,挂号网
便有了与更多医院合作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日的微医部分业务依旧延续了挂号网的服务内容
,连接着中国超过7800家医院,注册医生超过27万,促成线上预约服务总计约9000万次。
依托这些互联网医院在线挂号及一系列流程,
至今微医已创立并运营了27家互联网医院。这一系列的业务构筑了微医在数字问诊、综合医疗、专科医疗方面的服务能力,也支撑起微医的部分营收。
互联网医疗企业亏损状态该如何破局?
然而“重服务,轻卖药”模式也并未提升微医的盈利空间,其三年累计亏损近80亿元。从业务数据上看,与
其他与丁香园拥有200万医生,平安好医生拥有3亿注册用户,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则有平台流量背书相比
,微医并不具有明显优势。从业绩数据上看,与其他互联网医疗企业一样,微医并未摆脱商业模式桎梏,持续流血亏损。
有业内人士表示,为何微医上市这么难?最大的问题还是互联网医疗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作为业内“老兵”,不如部分“后浪”的核心原因,或许也与微医选择的偏服务的战略方向有关。互联网医疗模式尚未走通,同行基本靠卖药赚钱,而这恰恰是注重服务的微医比较薄弱的地方。
京东健康2021半年报营收136.4亿元,同比+55.4%。净亏损4.54亿元,同比去年亏损收窄91.5%(去年同期亏损53.6亿元);阿里健康2021年半年报营收93.6亿元,同比+30.7%营收但阿里健康中期业绩由盈转亏,亏损2.3亿元人民币;平安好医生是TOP3里,业绩下滑最严重的,近一年跌幅达到68.9%,亏损规模扩大三倍。2021半年报,平安好医生营收39.2亿元,同比+39.0%。净亏损8.80亿元,同比下滑311.81%。
简单来说,
流血上市、业绩亏损,是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现状。
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突破点
快速成长中的互联网医疗不能仅仅以“盈利”为衡量标准,但很难改变的一点是,企业要盈利才能生存。结合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的财报,越来越不乐观的利润率和增长恰恰说明了,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医疗市场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从京东健康目前发展的战略来看,京东将继续扩大发挥其线上优势,京东健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同时,京东健康提出,公司增长的持续动力离不开实体企业属性和数字技术能力。为此京东健康在本财年持续投入,不断扩展线下线上业务。在多地开设了线下院边店和DTP药房,提供药品仓储,以及运输全流程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阿里健康将依托医药电商平台和支付宝资源进行扩展,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6月份在采访时表示,一直很看好互联网健康行业。他认为阿里健康要回到互联网,而在能力和资源局限下,阿里健康首先要依托互联网成熟团队的优势做好眼前事。
平安好医生在2021年上半年盈利大幅亏损, 据悉,此举系平安好医生调整经营策略,将业务重心改为面向企业,为扩大用户基础,售价更低所致。平安好医生后续将聚焦B2C用户、家庭医生会员制,完善O2O服务等,通过B端、C端协同发展,从线上到线下,通过贴近平安母体、贴近金融渠道、贴近平安HMO模式,实现企业商业价值最大化。
没有天然流量优势的微医,只好
转向别的大趋势--医保,微医近年来努力突破建立互联网医院,
其中微医泰山互联网医院与当地的公立医院合作,为当地会员提供持续的数字慢病管理服务,包括复诊、慢病远程监测、配药和健康指导等。然而医保支付政策有极强的地缘属性,不同地方之间医保政策差异极大,可复制性差。目前有业内人士表示,
就数字健康赛道而言,“这个市场要么有流量,可以卖药或卖保险,要么就做线下,否则真没其他能做起来的”。就目前形式看来,微医的“钱景”难明。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编辑:吴红
参考资料:微医“流血”上市:可能死不了,但大概率活不好
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遭遇估值杀,互联网医疗养成还要多少年?
上一篇:
eRPS系统注册申报申请表中IVD产品分类编码应如何选择?
下一篇:
健世科技招股文件失效,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的动荡之年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中日友好医院,一医生出轨多人被开除!
关税战1个月,手术机器人领域国产替代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重磅!7类耗材集采结果执行在即
又一手术机器人公司上市
最年轻98后女强人!24岁就任上市医械大企董事长!年薪34.11万!!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