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疗级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广受关注,国内有多家创业公司瞄准了“智能血压手表”这一品类,「研和智能」也是其中之一。通过气囊加压准确测量血压,对于传统的水银血压计、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而言,并非难题;但是把气囊缩到手表腕带大小、且能准确传递脉搏压力,成为考验同类产品的技术关键。
“研和开发的双气囊专利智能血压手表BP Doctor MED(医疗级)当前在型检阶段,预计明年Q2可以拿到NMPA医疗器械二类证;同时CE备案、FDA报证也在同步进行。”公司创始人/CEO盛奕冰向36氪介绍道。2019年,研和智能开始研发智能血压手表,采用“示波法”这一技术路径,即通过气囊传递动脉血管内的血压波动变化,推算出收缩压、舒张压。
中国高血压人群达2.7亿之众,盛奕冰和团队希望做出新产品,帮助这一人群进行慢病管理。在她看来,可穿戴医疗设备既要有医疗级的精准度,又需轻薄、有颜值,用户才愿意长期佩戴。
所以,将气囊做窄、做轻的同时,保证气压输出的稳定性,成为他们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不同材料的形变状态会影响到信号传输,如果材料不能稳定地实现线性形变,可能会导致原始信号失真,进而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度。另外,智能血压手表在较长的生命周期,需多次膨胀、收缩,对耐用性要求也很高。
“为了找到做这个气囊合适的材料,我们找了上百家供应商、试了上百种材料。最后也是工程师和供应商一起做了工艺改进,才把这个气囊做出来,厚度是3毫米。在准确度上,BP Doctor MED测量血压的误差区间为正负5毫米汞柱,”盛奕冰讲道。
2020年初的众筹
据研和智能市场负责人Camel表示,在2020年初时,公司曾在海外众筹网站Indiegogo发起众筹,凭借BP Doctor Pro产品,募集到58万美元。2020年6月,产品在美国等地发售。通过查询可见,当前仍有国外用户通过该网站,向研和智能反馈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可优化的细节等。
产能方面,第一代血压手表PRO已可实现完全量产,医疗级产品MED正在小批量试产中,预计明年实现量产。今年10月,研和血压手表BP Doctor Pro已开始在国内售卖,定价1998元/支,通过线上电商、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推广。除天猫、京东的直营店外,以经销代理模式为主。另外,Camel表示将尝试进行更多内容营销,通过对用户有价值的健康科普,传递可穿戴智能血压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