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创业创新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械创新资讯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创新企业/机构
正文
今日,微创脑科学在港交所上市
日期:2022-07-15
今日,微创脑科学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4.64港元/股,共发行1370万股,由摩根大通、中金公司联合保荐。
▲来源:招股书
01、“微创系”再添一员
微创脑科学有限公司(“微创脑科学”)是一家致力于向医生及患者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公司。
单从公司名称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又是“微创系”中的一员。“微创系”此前拥有4名已上市成员,包括母公司微创医疗(HK0853)、心脉医疗(SH688016)、心通医疗(HK2160)、微创机器人(HK2252)。随着微创脑科学的上市,“微创系”医疗器械帝国版图愈加清晰。
▲来源:微创医疗官网
微创脑科学的前身为微创神通,于2012年5月成立。2021年11月,微创脑科学宣布按计划完成1.5亿美元融资协议的正式签署,引入包括中金资本、华翊资本等在内的多家投资者,此前认购微创脑科学7000万美元可转债的贝霖资本在彼轮进行转股和跟投。
按此投后估值,微创脑科学成为神经介入赛道的市值龙头企业,估值达143.57亿港元。
截至IPO前,微创医疗持股54.64%,中国微创投资管理持股10.64%,Biolink Limited持股7.38%,CICC Healthcare持股为4.57%等,微创医疗牢牢把握着控股权。为了保护高企的估值水平,微创脑科学发行比例仅2.35%,流通市值较小。
▲微创脑科学IPO前股权架构,来源:招股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微创系”其他初登资本市场成员不同的是,微创脑科学已经实现盈利。
2020年、2021年,微创脑科学的总营收分别为2.22亿元、3.83亿元,利润分别为4528.7万元、2417万元。2021年利润降幅较多,主要为利息支出及上市开支所致。
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医疗器械,2021年,来自出血性脑卒中产品销售收入为2.14亿元,占总营收的55.9%;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收入1.13亿元,占29.5%;通路产品收入5447万元,占14.2%。
▲微创脑科学营收组成,来源:招股书
研发方面,2020年、2021年,微创脑科学的研发费用总额分别为5303.7万、9413.3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3.9%及24.6%。
基石投资中,微创脑科学引入2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3000万美元,其中嘉实基金认购2000万美元、新华网认购1000万美元。
从各项数字指标来看,微创脑科学已经是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公司,那么它有多少产品可以撑得起这个行业的龙头地位?
02、最全面的产品组合覆盖
微创脑科学的首款产品APOLLO在2004年就已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支架系统。经过18年的发展,截至IPO上市前,微创脑科学的产品组合累积共30款产品,包括在中国获得批准并商业化的10款治疗产品及3款通路产品,以及17款正在开发的候选产品。
在微创脑科学获批的产品中,涵盖了神经血管疾病的三大领域,就2020年的收入而言,其为该市场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的中国公司,拥有约4%的市场份额。各疾病领域已获批产品及市场份额包括:
出血性脑卒中产品
颅内动脉瘤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主因之一,主要以栓塞弹簧圈及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予以治疗。
微创脑科学的NUMEN弹簧圈栓塞系统及NUMEN FR弹簧圈解脱控制器于2020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于2021年于美国取得FDA批准、于欧盟取得CE标识及于韩国获得批准;Tubridg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为首个获准进入绿色通道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及首个国产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为全球首个及唯一旨在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颅内覆膜支架;Rebridge颅内全显影支架为首个国产且进入临床试验的全显影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
▲NUMEN系列之MicroFrame,来源:招股书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分类及主要形式,主要以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及球囊导管予以治疗。
微创脑科学的APOLLO颅内动脉支架系统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支架系统;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为首个获准进入绿色通道及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椎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系统。
▲APOLLO的示意图,来源:招股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乃当流经脑动脉的血液遭血栓,或大量增厚的血液阻塞时发生,支架取栓器械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神经介入医疗器械。
微创脑科学的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为自主开发且具强化的全显影功能的支架取栓器械系统,已于2022年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Tigertrieve血管重建装置是由微创脑科学的合作伙伴Rapid Medical开发的全球首个可调节的全显影支架取栓器械。
▲Neurohawk示意图,来源:招股书
通路产品
微创脑科学获批准的通路产品包括Fastrack微导管系统、U-track颅内支撑导管系统,以及独家代理的Asahi导丝。
细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方面,就2020年销售量而言,Willis于颅内覆膜支架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00%;Tubridge及APOLLO分别占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市场及颅内支架市场的市场份额约44%及47%。
除了以上上市产品之外,微创脑科学在研管线中还有17个候选产品,包括Comaneci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Rebridge颅内全显影支架、颅内载药球囊导管系统、颈动脉支架系统、Tigertriever支架型取栓装置等。
▲微创脑科学研发管线,来源:招股书
作为神经介入领域国产企业中最能打的选手,在国产化替代的大潮中,微创脑科学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
03、龙头地位稳如泰山
神经血管疾病指大脑某一区域暂时或永久受到出血或血流受限影响的疾病。血管狭窄、血栓形成、阻塞或动脉破裂可能导致血流受限。
神经血管疾病主要有三类: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神经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流行率高,是中国人口的主要死因。2020年,中国的卒中患者人数为全球最高,其中包含80万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万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70万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神经介入手术正在成为神经血管疾病越来越重要的治疗手段。
中国神经介入手术的数量由2015年的约4.62万台增加至2020年的16.1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为28.4%,预期于2026年进一步增加至约74.05万台。在三种神经介入手术中,出血性脑卒中手术目前于中国最为普遍,占2020年所有神经介入手术数目约46.4%。
由此测算,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8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2%,预期于2026年进一步增加至175亿元。
▲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来源:招股书
但是目前,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上,外资企业仍占市场主导地位,基本处于半垄断状态。
以2020年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测算,中国神经血管医疗器械市场的前四大参与者为美敦力、史赛克、MicroVention、强生医疗,占据了中国总市场份额的87%。而国产企业大约只有15家,按出厂价计的销售收入计算,这15家国产企业占2020年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的总销售收入约7%,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这其中,微创脑科学2020年收入占所有国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开发商总收入的57%,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近年来,自冠脉支架和骨科关节集采后,高值耗材国家带量采购趋于常态化,外周介入、神经介入以及电生理方向三个板块市场成为暂时的避风港。不过也正因如此,这些赛道也正变得越来越拥挤。
就神经介入赛道而言,已经上市的沛嘉医疗、归创通桥、心玮医疗等相继布局,其他尚未上市的国产神经介入企业还包含泰杰伟业、沃比医疗、江苏暖阳、久事神康等。泰杰伟业凭借其可膨胀弹簧圈、3D弹簧圈系统、栓塞保护伞、微导管、中间导管等系列产品在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成为国产先锋企业。成立于2016年的沃比医疗,通过中国、美国分设研发基地,Avenir可解脱弹簧圈、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等多款产品成为最具赶超进口的实力国产生产商之一。
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前进。
04、结语
政策的威力十分巨大,冠脉支架的“脚踝价”集采让相关参与者纷纷转移阵地,向着更难的高地进发,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这是十分乐见的一面。“微创系”作为我国医疗器械的黄埔军校,不仅实力强劲,而且正在引领着整个行业向前不断发展,未来十分值得期待。后续发展如何,美柏医健还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1、微创脑科学招股书、微创医疗官网、公告等
2、《3.8亿营收撬动143亿市值,分拆的微创脑科学“值不值”?》,金融界,2022-7-5
上一篇:
预期再上调!西门子医疗2021财年Q2持续强劲增长
下一篇:
年产值600亿,又一巨头分拆医械上市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重磅!迈瑞刚刚发布2024龙年六大方略!
讲师征集: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优秀讲师”等您来!
多轮政策支持,委托生产大势所趋,CDMO迎来全新发展机会
医疗新锐前CEO被指控,欺诈逾 4000 万美元
国产“脑机”械企IPO辅导备案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