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械创新资讯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正文
集采大刀,砍向创新医疗器械
日期:2023-04-14
随着耗材集采走入深水区,此前号称集采避风港的诸多领域逐一破局,更多耗材新品种也相继纳入集采范畴。
近日,安徽省发布一则征集乙类设备的相关集采文件,提及“手术机器人”,浩浩荡荡的集采洪流倾泻而下,再“吸金”的赛道也被卷入其中。
01
神经介入领域
创新器械直接集采
4月10日,第二批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联盟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从中选产品来看,瘤外血流导向密网在列。
在神经介入出血类产品中,动脉瘤的神经介入治疗主要产品是密网支架和弹簧圈。
此次集采招标的创新产品中,
包括微创神通的Tubridge密网支架及艾柯医疗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两者先后进入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于2022年10月作为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神经介入领域的弹簧圈,此前已进行几轮集采。
2021年开始,河北、江苏和福建相继开展弹簧圈集采,最终河北省弹簧圈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江苏平均降幅54%、福建参与的10家企业全中。
随着去年12月国内21省弹簧圈“小国采”的开启,
目前,弹簧圈集采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神经介入耗材集采加速前进中。
密网支架作为创新器械,直接纳入集采范畴,打破了以往“创新器械暂不纳入集采”的预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创新器械进入集采。在整体国产化率不足7%的神经介入领域,主流产品纷纷被集采,低国产化率的细分赛道显然已不再是集采的避风港。
02
多品类集采降价潮来袭
角膜塑形镜、动脉瘤夹、颅内支架
...
早在去年8月,河北省开展了骨水泥、超声刀头等22类耗材集采,实现平均降幅56.5%,最高降幅89.4%。
4月10日,河北省牵头开展三明采购联盟19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今年,集采范畴又扩展出更多的新品种,包括角膜塑形镜、动脉瘤夹、颅内支架、外周球囊......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角膜塑形镜渗透率仅为1.26%,但角膜塑形镜市场存在收费不规范、费用高等特点。可见,
高毛率和低市场渗透率也成为了集采的必然。
冠脉介入类产品集采后,
一向被看作是蓝海市场的外周介入、神经介入等领域耗材,也出现在了此次集采名单中。
例如,一次性使用无菌外周血管内药物涂层球囊,用于颅内动脉瘤瘤颈或瘤体的临时或永久性闭塞治疗的动脉瘤夹,用于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颅内支架。
多品类集采降价潮席卷而来,覆盖此前的集采空白地带,未来新品耗材的集采会趋于频繁。
03
手术机器人现集采苗头
“吸金赛道”不再?
集采的触角除了伸向消费领域、外周介入、神经介入类耗材领域外,近日一则通知,让手术机器人也陷入了“集采前夕”。
3月,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省级集中采购标前技术资料的通知》,拉开2023年安徽省大型医疗设备带量采购序幕。
值得关注的是,在集采目录中出现了“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的字样。
2019年安徽脊柱省级医院带量开启,2022年骨科脊柱耗材国采悄然拉开了帷幕。
此番安徽手术机器人集采的“预热”或将成为国产手术机器人市场转折的开始。
手术机器人作为强势吸金赛道,
据统计,2017年至2022年,我国手术机器人领域总融资次数超100起。
2022年共发生29起融资事件,其中融资近亿元或以上的企业有11家,其中元化智能、术之道医疗、术锐科技、华科精准获得数亿元融资。
据统计,2022年全年共有15款产品获批,其中腔镜3款,骨科10款获批,神经外科2款。
随着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拿证热潮的到来,国内手术机器人迈入快车道,
若集采蔓延开来,将给整个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加速国产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同时,也给诸多进军该赛道的械企及资本带来压力。
2023集采打开了新牌局,未来各领域耗材集采的趋势将愈演愈烈,械企如何落下一步棋子,值得期待。
上一篇:
eRPS系统注册申报申请表中IVD产品分类编码应如何选择?
下一篇:
集采之箭,射向上市半年的创新医疗器械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又9款器械拟进入创新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国药影像首款CT产品上市
老牌医科大学换帅
5月起,医械行业五大变化!
IVD行业印钞机!净利润每月1.5个亿!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