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械创新资讯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正文
脊柱退出中国后,骨科巨头26.8亿出售该业务
日期:2023-12-20
Zimvie周一宣布计划将其脊柱业务出售给总部位于迈阿密的投资公司H.I.G. Capital,将公司的重点业务缩小到了牙科领域。H.I.G .将支付3 . 15亿美元的现金和6000万美元的期票,以每年10%的利率计息,总对价为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6.8亿)。
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师罗比·马库斯(Robbie Marcu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此次出售对ZimVie来说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因为这使其能够在我们认为更具吸引力的两个终端市场上加倍努力,同时也显著改善了其财务状况。
首席执行官Vafa Jamali表示:“此次交易旨在打造一个更精简、更专注的ZimVie,在有吸引力且不断增长的全球牙科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Zimvie的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易,具体取决于交易条件,包括所需的监管批准。在周一早盘交易中,Zimvie的股价上涨了近44%,至16.11美元。
01
分拆后,脊柱和牙科业绩双双下滑
Zimmer Biomet(捷迈邦美)创立于1927年,前身是Zimmer Holdings, Inc.,进入2000年后,捷迈几乎每年都有收购动作,2015年以134亿美元将骨科械企佼佼者邦美(Biomet)并入麾下,更名为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
经过不断并购调整,已形成Knees、Hips、S.E.T.、Dental & Spin四大产品线,这个当年被戏称为“无名之辈”的公司Zimmer Biomet Holdings已在全球超25个国家开展业务,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员工17,500名。2020年该公司位列世界财富五百强第414位,摇身一变成了全球骨科五巨头之一,在关节类产品的细分领域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由于此前受供应链与新冠疫情影响,捷迈邦美的销售表现并没有显著增长。2020年,该公司年营收额为70.25亿美元,较2019年的79.8亿美元相比,下降了12%。主要脊柱类产品受疫情影响,整体营收也随之下滑。于是,捷迈邦美迈出了向更加精简的业务转型的重要一步:业务分拆。2021年9月,捷迈邦美宣布计划将脊柱和牙科业务分拆剥离,组成一家新公司名为“ZimVie”。
2022年3月1日,捷迈邦美宣布拆分完成,同一天ZimVie 的股票开始在纳斯达克市场交易。新公司专注于牙科和脊柱市场,包括种植牙、手术工具、骨移植替代品、脊柱融合植入物、非融合替代品和数字护理管理解决方案,其脊柱和牙科业务在全球拥有超过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2021年财报显示,其总营收78.36亿美元,同比上年+11.6%,但净亏损4.016亿美元。在2021年骨科五巨头的排名中,捷迈邦美不敌强势增长的史塞克,排名从全球第二下滑至第三。分拆出来的脊柱和牙科业务公司ZimVie,成立后一直亏损和销售下滑。2022年,该公司总体营收 9.095 亿美元,同比-9.8%,净亏损6390万美元。
2023年11月1日,全球牙科和脊柱市场的领导企业 ZimVie Inc.公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ZimVie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第三方净销售额为 2.029 亿美元(约15亿人民币),与2022年第三季度相比,按报告数据计算下降 4.9%。第三季度牙科销售额按报告计算,销售额为1.053亿美元,增长 0.2%,这主要是由于2023年第三季度的销售日比2022年第三季度减少了一个,影响了全球牙科销售额。
第三按季度脊柱销售额为 9760 万美元,按报告数据减少1060万美元(或9.8%),按固定汇率计算减少8.9%,这主要是由于持续的竞争压力,以及中国脊柱产品业务的退出造成的净销售额下降,并对全球脊柱销售额产生了影响(下降2.6%),销售减少对全球脊柱销售额也产生了影响(下降1.4%)。
2023年第三季度的净亏损为510万美元,而2022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是80万美元。净亏损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上一年释放了与脊柱业务相关的或有负债,导致脊柱产品类别中销售的产品净销售额下降和成本上升,部分被牙科和脊柱业务费用节省所抵消。
02
退出中国市场后,出售脊柱业务
2023年3月,ZimVie宣布将其脊柱业务完全退出中国。在一份报告中,ZimVie对这一决定做出了解释:受到中国国内脊柱带量采购的影响,导致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失利。另外,由于种植牙集采政策,该公司管理层正在评估其牙科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态势。
3月1日,脊柱集采结果全国执行。在此节点,ZimVie官宣脊柱业务退出中国市场,意味深长。脊柱国采,覆盖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形成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120.84万套,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
从中选结果来看,平均降价84%。173家申报企业,152家拟中选,中选率89%。从报量和报价来看,无论是外资还是国产企业,都拿出十足降价诚意,以换取如此巨大的市场。一些知名外资品牌每套平均价格从6万元降至4800元左右。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近4万元下降至5600元左右。用于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耗材,每套平均价格从2.7万元下降至1100元左右。
但反观ZimVie,在第十一组椎间盘系统中,因降幅不足,成了唯一落标的厂家,533个意向量全部拱手让人。在入选意向量的第12组单独用颈椎融合器系统之中,中标名单同样找不到其踪影。“躺平”之后,ZimVie失去大片市场已成定局。
根据公告,一旦H.I.G .接管脊柱部门,ZimVie将成为“在高增长的终端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的纯牙科公司”。除了允许该公司加倍投资其牙科部门,此次收购预计还将改善ZimVie的财务状况,因为它计划使用收购所得来偿还债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ZimVie持有近8亿美元的总负债,低于2022年底的逾8.83亿美元。
此外,今年早些时候,在报告第一季度净亏损不断增长的同时,该公司宣布计划解雇大约5%的全球员工。在当时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贾马利表示,裁员“尤其旨在提高我们在所有市场的spine投资组合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今年年中,有外媒报道,Zimmer Biomet(捷迈邦美)宣布了一项提案,以结束其位于南威尔士布里金德的制造基地的生产。据悉,该工厂拥有540名员工,主要生产关节重建、骨骼和骨骼修复、运动医学,脊柱和牙齿重建等医疗产品。022年年底,捷迈邦美还曾关闭俄亥俄州多佛市制造工厂,同时将裁员80%,当时该公司计划将该工厂制造业转移到哥斯达黎加。
03
全球骨科器械市场现状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骨科器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全球骨科治疗能力的不断提升和骨科器械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对骨科器械的需求持续攀升。截至2022年,全球骨科器械市场规模已突破2500亿元大关。
受益于全球老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医疗设备行业的持续进步,预测到2028年,全球骨科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500亿元,显示出巨大的行业市场潜力。日前GlobalData预测显示,新冠疫情负面影响渐趋消退下,骨科手术全面复苏,整个骨科设备市场将达到近 500 亿美元(约合3658亿人民币)。
8月16日,医疗器械行业网站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 发布了最新的全球10大骨科器械公司排行榜。骨科械企巨头们的排位随着整体市场行情的变化,也进行了浮动。
图片来源:医疗器械商业评论整理自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
除了ZimVie的业绩下滑之外,最新发布的骨科公司前十名年度报告显示,其他九家企业均呈现上涨趋势或保持稳定,这再次验证了GlobalData的乐观预测。
根据最新的年度报告,骨科业务收入排名显示,史赛克的年收入大幅增长了7.8%,使其从去年的第二名跃升至第一名,成功超越强生,成为全球骨科领域的领军企业。
国内市场规模: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加剧,骨科耗材需求不断释放。但骨科集采执行,价格大幅下降,2022年行业规模缩水。据Eshare医械汇测算,2022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304亿元,同比减少23.43%。
图片来源:Eshare医械汇《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3版)》
细分领域主要包括创伤、脊柱、关节和运动医学类耗材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中国运动人群的持续增多,关节炎、运动损伤等对于关节置换及运动医学耗材的需求大幅增多。但2022年,骨科集采在人工关节和创伤领域执行,创伤和关节市场急剧缩水。脊柱也于2022年完成国采,集采结果于2023年陆续执行。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和国内市场扩张的有利机遇下,国内的骨科医疗科技企业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同业中,国内主要的上市公司包括爱康医疗、大博医疗、威高骨科、凯利泰、以及三友医疗等领军企业。
在未来,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将持续注重研发创新,推动设备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与此同时,跨国合作和跨领域融合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促使各领域的专业知识汇聚,创造更具综合性和协同效应的医疗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上一篇:
eRPS系统注册申报申请表中IVD产品分类编码应如何选择?
下一篇:
专利技术:禁令审查还有一周,苹果计划暂停智能手表销售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检验结果误差超行标3倍,检验科承认有误并致歉!
降60.8%,这一影像设备采购结果出炉
耗材回款大动作
刚刚,又「1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关于举办2025年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公益培训的通知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