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谈关税对生物医药的影响时指出,受关税影响,试剂价格面临大幅上涨,原本价格是美国2到3倍的试剂,在关税的作用下,如今可能涨到美国的5到6倍。
2025 年 4 月的国际贸易舞台硝烟弥漫:
4月2日,美国以“贸易壁垒总水平”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 34%进口税;
4月4日,中国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产品同步加征34%关税;
4月7日,特朗普威胁若中国不撤税,4月9日起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额外 50% 关税,并终止经贸会谈。
4月9日,所有中国输美商品需缴纳104%的关税,覆盖电动车、钢铁、太阳能等重点行业。
4月9日,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 34% 提高至 84%。
4月11日,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由 84% 提高至 125%,并表示若美方后续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4月15日美国宣布:由于(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中国输往美国的商品现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试剂价格的上涨,主要源于近日的关税战。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下,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关税政策,对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多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作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国,在试剂等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而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对进口试剂有一定的依赖,关税的增加直接导致了进口试剂成本的大幅上升。
这一变化对生物医药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因为试剂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价格的大幅攀升让相关研究的成本急剧增加,甚至让一些研究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
关税战不仅影响了试剂价格,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其他方面也造成了冲击。例如,高端科研仪器的进口也受到限制,这些仪器同样是生物医药研究的关键设备,其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的合理性对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此外,进口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我国在医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部分高端药品依赖进口,关税的变化无疑会影响这些药品的供应和价格,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
然而,挑战往往也伴随着机遇。丁健院士强调,我国有能力培育大规模的试剂生产企业,争取在三五年内实现试剂的自给自足。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能够解决当前试剂价格高昂的问题,还将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试剂的自给自足,将有助于降低研究成本,提高研究效率,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关税战也促使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更加重视自主研发和创新。在高端仪器方面,国内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努力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在进口药方面,要加强原创新药的研发,鼓励原创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建立靶标大科学设施,提高我国在药物靶点、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减少对进口药的依赖。
总之,关税对生物医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应积极应对,通过培育试剂生产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等措施,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实力,在挑战中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