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械创新资讯
近日,一则招标文件预公告引起了我们的注意,3000万!只要国产,这里面到底蕴藏着啥黑科技?
查看招标文件,发现了较为新鲜的招标参数如:
机械臂:单孔、多孔手术皆可,单孔时用1把内镜和3支手术器械通过内径不大于 30mm套管完成纯单孔手术。
并且还要求可配置远程手术系统且有国内人体手术病例。
看到这里,相当于花3000万买了一台单孔机器人、一台多孔机器人以及远程手术系统,目前需求是将这3种整合到一起成为一体化平台。
据了解,去年9月已有国产品牌发布了三合一解决方案,整合了单孔机器人、多孔机器人以及远程手术系统,一套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同时适配多孔与单孔机器人,还能够实现本地手术和远程手术无缝切换。
这一模式创新也许将引领潮流,不仅满足了多元化手术需求又节约了一张手术机器人配置证。
这一模式创新不仅是技术集成的典范,更是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崛起的标志。通过技术自主化、应用场景多元化、资源普惠化,推动了手术机器人从“奢侈品”向“手术室标配”的转变。
未来,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不应只“卷价格”,要多注重技术突破、模式创新,若能在成本控制、生态协同及全球化布局上持续突破,有望在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