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亚辉龙公告,公司决定终止实施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作废已授予尚未归属的全部175万股(以3.14收盘价17.11元/股计算,约合2139万元)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与之相关的《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一并终止。
业绩未达预期,2024 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167.23 万元,同比下降 15.03%;尽管非新冠自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80%,但激励计划设定的第一个归属期业绩考核指标未达成。同时,第二个归属期的考核目标更高,因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及公司所处市场环境较公司 2024 年推出本次激励计划时已发生较大变化,且第二个归属期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均在第一个归属期的基础上设定更高的业绩考核要求,原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考核指标已无法客观反映当前实际经营态势。
(考核目标之一,摘自2024亚辉龙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原计划无法有效激励员工,继续实施可能脱离实际经营需求。公司决定终止实施本次激励计划,并作废已授予尚未归属的全部175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终止计划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并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股权激励相关法规,法律意见书亦确认其合法性。
公司初步测算显示,因业绩未达标,首个归属期的股份支付费用已冲回,剩余归属期预计无费用确认,最终影响需以审计结果为准。同时,鉴于公司经营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公司预计无法满足剩余归属期的业绩考核目标,因此公司预计未来能够满足可行权条件的权益工具数量为零,相应累计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为零。公司承诺三个月内不再推出新计划,暂时不会有股权激励动作。
尽管终止计划可能会引发大众对业绩压力的担忧,也会影响市场信心,但主动调整也传递出管理层审慎应对挑战、避免形式化激励,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
小编认为,若股权激励考核目标已确定无法完成,积极调整是企业负责任的态度,也能够缓解员工对该激励的担忧。不过也从侧面说明,当前IVD形势严峻,就算是发光的头部大企业,也对未来业绩的大幅增长表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