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延续增长态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根据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统计,上半年出口总额达 1793.33 亿元,同比增长 8.55%。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成绩不仅较 2023 年、2024 年同期有显著提升,更在中美关税战的复杂环境下实现突破,为全年出口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口总额趋势:持续回升,下半年预期乐观
图表1:2023H1-2025H1海关数据中的出口总额及同比
从近三年数据来看,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经历了从调整到复苏的过程。2023 年出口总额较 2022 年有所下降,而 2024 年起进入回升通道,2025 年上半年的增长更是延续了这一良好势头。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通常是出口旺季,历史数据显示其增速普遍高于上半年。结合 2025 年上半年的逆势增长,业内对下半年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抱有积极预期。
品类结构:耗材主导,IVD 仪器增长亮眼
图表2:2025H1各品类医械出口总额与同比增速
根据图表数据可知,2025H1出口总额最高的品类为医疗耗材类,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类为IVD仪器类。
品类出口格局:各品类出口呈现差异化表现
图表3:近3年国产医械各品类出口额
图表4:近3年各品类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
图表5:近3年各品类出口额的同比
医疗耗材:以868.23 亿元的出口额稳居首位,占总出口额的 48.41%,近三年占比始终稳定在 47%-49% 之间,是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核心品类。从增长趋势看,其出口额从 2023 年上半年的 748.04 亿元持续提升,展现出稳健的增长韧性。
诊疗设备:出口额495.74 亿元,占比 27.64%,位列第二,且同比始终保持增长,是出口的重要支撑品类。
IVD 仪器: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出口额从2023 年上半年的 97.30 亿元增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138.93 亿元,在总出口额中的占比从 6.27% 提升至 7.75%。尤其在 2024 年下半年和 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达 39.31% 和 33.42%,发展势头强劲。
体外诊断试剂:出口额波动较大,2023 年因后疫情时代需求减少同比大幅下降,2023 年后占比稳定在 4.5%-5.2% 之间。
其他器械:出口额整体与大盘趋势一致,下半年通常高于上半年,占比稳定在11%-13.5%,但 2025 年上半年同比略降,增长动力有待提升。
主要出口国家:美国仍居首,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图表6:近3年海关数据中医疗器械的各国出口额及占比
备注:1.国家方面的数据仅保留了出口额占比1%以上的国家进行整理;2. 目的地中包含中国的原因:进保税区的货物报关时,运抵国和最终目的国都标注为中国。保税区是指国家在境内设立的特定区域,用于存放进口货物,以便在一段时间内暂缓缴纳进口税。
图表7:近3年海关数据中的各国出口额的同比
出口额前三国家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排名前三的国家为美国(376.18 亿元,占比 20.98%)、日本(104.51 亿元,占比 5.83%)、德国(96.49 亿元,占比 5.38%)。其中,美国出口额同比下降 2.64%,推测与中美关税战直接相关。
增长与下降突出的国家
增长领先:加拿大、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成为同比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中加拿大增速达34.66%,俄罗斯 26.26%,沙特阿拉伯 24.19%,反映出新兴市场的潜力。
下降明显:新加坡出口额同比下降7.94%,降幅最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紧随其后,分别下降 3.49%、3.01%。
贸易方式与省份分布:结构稳定,区域集中度高
贸易方式:
图表8:近3年海关数据中国产医械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额及占比
一般贸易:占据主导地位,2025 年上半年出口额 1293.36 亿元,占比 72.12%,且近三年占比持续小幅提升,体现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自主性与竞争力。
进料加工贸易:作为次要方式,2025 年上半年占比 16.76%,其 “进口原材料 - 国内加工 - 出口成品” 的模式,反映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生产优势。
图表9:近3年全国医疗器械出口各省份的出口额及占比
图表10:近3年全国医疗器械出口各省份的出口额同比
前三省份:广东省(431.13 亿元,占比 24.04%)、江苏省(317.74 亿元,占比 17.72%)、浙江省(266.19 亿元,占比 14.84%),三省份占比结构稳定,同比增长均保持在 8%-10% 之间,表现平稳。
增长与下降突出的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692.48%)、甘肃省(121.14%)、内蒙古自治区(60.88%)同比增速领先;青海省(-39.96%)、山西省(-29.06%)、云南省(-24.12%)则出现明显下降。
进出口差额:
图表11:近3年同期进口数据及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注:进出口差额=进口-出口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 1677.93 亿元,进出口差额为 - 115.40 亿元(进口小于出口)。从趋势看,2023 年以来贸易逆差持续收窄,贸易顺差逐步扩大。反映出国产医疗器械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结合下半年出口旺季的规律,全年进出口差额有望创下新纪录。
细分产品表现:
图表12:近3年医疗影像细分产品的出口额及同比
医疗影像领域:内窥镜表现突出,2025 年上半年出口额 19.84 亿元,同比增长 33.23%,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产品;而 “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 X 射线应用设备” 同比下降 14.56%,降幅明显。
由此可见,不同医疗影像产品出口表现差异大。像内窥镜,各时间段出口额持续增长且同比增幅在各细分品类中增幅最大。以内窥镜为代表的这类新兴或技术迭代快的品类,出口增长显著,反映出医疗影像领域技术升级对出口的推动,高附加值、技术先进的产品更受国际市场青睐。而B超自2023年下半年度至今出口额出现了同比持续下降,至2025H1出口额3.17亿元,同比下降了8.95%。
图表13:近3年医用耗材各细分品类的出口额及同比
注:出口额小于1亿元的产品未计入图表
医用耗材作为出口额占比最高的类目,出口仍以低值耗材为主,其中“其他口腔清洁剂(含假牙稳固剂及粉)”“硫化橡胶制分指 / 连指手套”“其他人造人体部分” 同比增幅领先,反映出细分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实现稳健增长,既体现了医疗耗材等传统优势品类的韧性,也展现了 IVD 仪器、内窥镜等技术型产品的潜力。随着下半年出口旺季的到来,叠加国产器械国际认可度的提升,全年出口规模有望再创新高。未来,在技术升级与新兴市场拓展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结构将更趋优化,全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