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IVD销售费用率抬升明显
医疗设备有所提升、耗材略有下降
据同花顺问财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A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销售费用前100企业费用总计为268.20亿元,排名前十的分别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鱼跃医疗、三诺生物、乐普医疗、可孚医疗、新华医疗、昊海生科、安图生物、新产业。
其中,有18家企业销售费用率在10%以下,34家企业在10%-20%之间,28家企业在20%-30%之间,13家企业在30%-40%之间,销售费用率超过40%的共有7家。
这些企业中,天智航的销售费用率最高、达到54.82%。今年1-3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约1.8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51%。目前国产手术机器人仍在爬坡阶段,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整体较高。
英科医疗、中红医疗、山东药玻等企业销售费用率较低,主要与所属细分行业有关,毛利率也相对较低。
销售费用率主要与行业特性、产品属性、销售渠道模式等因素相关,医疗器械行业销售费用主要包括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人员薪酬、客户招待费、差旅交通费、学术推广费用等。
据华安证券分析,2023-2025年,医疗器械板块销售费用率整体有抬升趋势,但也基本波动较小。研发费用率基本保持在8-9%,2025年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
具体来看,2023-2025年医疗设备领域销售费用率有所提升,企业可能需要投入更多销售资源来支撑收入增长;医用耗材领域销售费用率整体略有下降,与集采后销售费用投入减少有关。
体外诊断领域销售费用率整体抬升最为明显,2023年一季度为15.87%,2025年三季度达到22.83%,今年一至三季度仍处在逐渐提升中,目前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板块,主要原因与销售费用的偏刚性以及收入总体下滑有关,目前DRG/DIP及拆套餐影响较大,行业拐点未至。
02
设备招标回暖,IVD仍承压
2025年三季报来看,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增速仍呈现负增长,但2025Q3单季度收入增速已经回正。
毛利率方面,2025年以来处于微弱下降趋势,主要与设备、耗材、IVD等各领域的集采推进有关。
其中,设备板块迎来回升,今年1-9月医疗设备终端招采持续恢复,各家公司持续去库存,Q3报表端显示回暖迹象,收入同比显著增长,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收窄,毛利率基本趋稳。
据国金证券数据,医疗设备板块2025Q3收入同比+10.65%,意味着国内医疗设备行业下行调整期已结束。
今年上半年,国内设备招标需求已呈现恢复趋势,同时国内龙头企业份额持续提升,渠道库存去化进入尾声,预计Q4有望加速恢复。但中低端产品在县域市场集中采购价格偏低,仍有部分影响,未来随着头部企业高端产品及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逐步恢复。
医疗耗材板块,据国金证券数据,2025Q3单季度收入同比-0.50%,在DRG政策全国推广的背景下,部分手术需求短期略有承压,同时关税政策变化导致部分低值耗材出口面临一定价格压力。
医疗耗材Q3销售费用率达13.25%,同比+0.80pct,环比+0.74pc,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营销费用投入也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体外诊断板块2025Q3单季度收入同比-13.07%,DRG/DIP、医院检验互认等举措,减少了较多非必要的检测需求,短期内行业需求承压明显。此外,带量采购的持续落地,推进产品降价。不过长期看也有望推动国内国产化率提升,龙头企业份额将加速增长。
整体而言,医疗器械板块压力依然存在,但曙光已经在前方。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