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坤灵秋季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其 “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中,数字诊疗平台、智慧诊室、智慧病房三大基层医疗方案成焦点。
这并非华为首次布局医疗,而是技术积累的落地——方案分别解决基层数据管理、流程效率、医患协同问题,目前已与国内超 50家医疗器械企业合作,在 AI 算法、设备改造领域形成协同。
基层场景:华为技术的 “下沉验证”
三大方案是华为 AI、5G 技术向医疗下沉的核心实践,且均有落地成效:
数字诊疗平台:让基础设施更易维、系统更高效。
一柜集成FusionCube Nemo 610超融合、OceanStor 520存储等设备,支持“一键扫码开局”,医生阅片无卡顿;内置安全快照防御勒索软件,保障HIS、EMR等核心系统数据安全;
智慧诊室:让诊疗更智能便利。
诊室配IdeaHub Mini、办公室设IdeaHub S3 Pro,CT、病历等信息一屏览尽,可随时发起远程会诊;搭配AI一体机还能自动生成电子病历,让医生聚焦诊疗;
智慧病房:让病房更易管更安心。
医疗设备无缝接入Wi-Fi,数据实时传至护士站并加密保护;护士通过IdeaHub S3 Pro实时掌握病患动态,响应效率提升30%。
医疗卫生军团:战略从 “赋能”到 “深耕”
2025 年 3 月,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标志医疗战略升级。军团由华为 DCS 总裁张伟力带队,百人规模可跨部门调用资源,形成快速响应闭环,核心任务是推进 AI 辅助诊断与医疗大模型临床应用。
此前,华为医疗已具基础:官网数据显示,其数字技术覆盖国内 1800 余家三级医院,服务国家卫健委及多省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技术上,军团依托昇腾架构与盘古大模型,构建 “5+N+X”体系。
生态上,军团与瑞金医院、塞力医疗等合作覆盖智能诊断、数字疗法;与东软、国新健康推进医保改革。华为目标是 2027 年将三甲医院 AI 渗透率提至 60%,挑战 GE、IBM 等巨头。
软硬件一体化:全链条覆盖医疗需求
针对医疗智能化痛点,华为以“云、网、边、端”技术构建方案:底层靠华为云支撑计算存储,中层用 AI、5G 提效,应用层联合厂商开发。
产品端,华为终端已拿下睡眠呼吸暂停筛查软件、心电分析提示软件等注册证,还布局腕部血压记录仪等硬件;合作端,与联影智能研发的超声 AI 算法,将基层诊断准确率提高 30%;与迈瑞医疗合作实现监护设备数据同步。
截至 2025 年,华为医疗云接入机构超 8000 家(占国内医疗云 18%),OpenHarmony 适配医疗设备超 300 种。
行业竞合:巨头的差异化路径
腾讯、小米、美团也加速布局,路径各有侧重:
腾讯:2025年 6 月,“腾讯脑力锻炼”获数字疗法注册证,游戏化训练改善轻度认知障碍,98% 受试者 12 周后认知提升,上半年相关营收破 15 亿元;
小米:注册 “移动心电房颤提示软件”等产品,2025年 4 月领投深圳纬钛机器人近亿元天使轮,其触觉传感器可用于康复机器人;
美团:5月联合领投心航路医学 6 亿元 B 轮,推动其心脏四维标测系统临床落地。
差异核心:华为重 “技术 + 基层 + 自有软硬件”,腾讯强 “自主研发 + 数字疗法”,小米、美团靠 “硬件 + 资本”拓展。
挑战与展望:破局需跨 “双瓶颈”
当前巨头面临两大挑战:技术上,设备数据格式不统一、基层网络难支撑 5G;合规上,《医疗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要求提升,AI 可解释性不足导致医生信任度低。
未来方向明确:华为等推动方案下沉乡镇卫生院;腾讯等加速“AI + 医械”融合;小米、美团投资产品推进商业化。
结语
科技巨头正以差异化路径推动医疗变革:华为填补基层智能空白,腾讯突破数字疗法,小米、美团拓展设备赛道。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医疗将更智能普惠,构建高效服务体系。
医疗器械企业在产品注册、上市、融资、落户等关键阶段需专业支持。医疗器械创新网深耕行业,可提供合规梳理、投融资对接、落户规划等解决方案。有需求可扫描二维码加微信,携手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