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底,迈瑞超声在新疆公立医院超声采购项目中累计中标305套,数量远超其他所有品牌总和(高出近180套),以压倒性优势近乎“包场”该区域市场。
标包1: 88套台式妇产超声和86套台式全身超声,预算总价约1.2亿(单价70万/套)。迈瑞Resona I8T中标全部174套,中标单价分别为19.2万/套(妇产)和18.6万/套(全身)。
标包2: 94套台式心脏超声,预算总价6580万(单价70万/套)。迈瑞Recho R7 Super中标,单价41.7万/套。
不仅如此,即使在集采之外的新疆公立医院采购中,迈瑞同样强势领跑,中标数量达到第二名品牌的两倍以上。按医院等级看,其在三级、二级及一级医院均实现对GE医疗、飞利浦等国际巨头的全面大幅度超越。
颠覆性价格:集采市场的闪电战
新疆集采的惊人结果并非孤例。在河南,237台彩色超声诊断设备采购中,迈瑞以 “腰斩价”横扫87%的订单,总金额9630万元。在海南,预算1.9亿的200套超声采购,迈瑞独揽160套,金额近9900万。
更令行业震惊的价格出现在贵州采购中——迈瑞Consona N9T以单台21万元中标,资金节约率高达91.25%。这种断崖式降价正在全国蔓延。
“迈瑞Resona I8T在2025年1月四川采购中单价28.2万,而新疆项目中直接降到18.6万元,跌破历史新低。”一位医疗器械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降价速度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
集采现场变成了价格战的修罗场。在河北设备更新项目中,开立医疗以单台34.77万元中标,较预算砍价71%;GE医疗的LOGIQ Fortis Pro中标价43.8万元,仅为2024年同型号价格的17%-32%。
技术支撑:低价背后的创新引擎
价格战表象下,是核心技术突破的支撑。
在山西县级医院采购中,迈瑞Resona R9T特别强化了“基层友好设计”:探头寿命延长30%,防摔抗震级别超过军工标准,还增加断电保护功能,确保偏远地区突然停电时不丢失检查数据。这些创新大幅降低了基层使用门槛。
2024年,迈瑞新增8435件发明专利,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上市首年创收4亿元。在墨西哥城圣心医院,院长佩雷斯道出选择迈瑞的理由:“同样监测新冠重症患者血氧波动,迈瑞设备误差率比进口产品低0.3%,价格便宜30%”。
全国布局:设备更新的“狂扫模式”
2025年成为中国医疗设备更新大年。国务院明确要求,到2027年医疗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政策红利下,迈瑞开启“狂扫模式”。
2025年1-4月,迈瑞在超声设备市场以10.8亿元销额稳居榜首,市占率22.22%。6月单月,医疗设备中标总额126.18亿元,同比增长30%;上半年整体中标额838.17亿元,同比暴涨64%。
浙江、湖北将超声设备列为更新首选
海南1.9亿大单中迈瑞拿下83%份额
河南237台采购迈瑞包揽87%
“国产设备占比41.57%,量价齐升。”2025年Q1市场报告指出。国产化率提升主要得益于政府采购明确优先国产设备,以及以迈瑞、开立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彩超图像处理、探头灵敏度等核心技术上的突破。
全球视野:从“一带一路”到发达国家市场
立足国内巨大成功的同时,迈瑞的战略布局更具全球眼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迈瑞的国际化深耕早有布局。 在埃及,迈瑞与当地医院合作建立4个培训中心和13家培训学校。截至2021年,已培训超过1500名医学院学生及近800名妇产科医生。
“埃及每年已有超8万人使用迈瑞超声仪器检查诊断,妇产科检查与服务水平实现飞跃。”当地医生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
迈瑞董事长李西廷描绘了其独特的出海路径:“从中国到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先在欧美市场打磨产品、树立高端窗口,再带着高性价比产品攻占发展中国家市场。” 目前,迈瑞在全球设立51家境外子公司和四大海外研发中心,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
行业重塑:从暴利时代到寡头格局
迈瑞的低价策略正在引发行业地震。数据显示,国内超声设备平均价格三年累计下降约35%,部分中低端产品利润率压缩至个位数。
国际巨头首当其冲。GE医疗2024年财报显示,其超声产品线在华收入同比下降12%,被迫将资源向AI辅助诊断等高端服务倾斜。飞利浦和西门子则在县级市场遭遇降维打击,不得不放下身段参与价格战。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创新与盈利的平衡仍是最大挑战。当集采将超声价格一再压低,企业必须在降本与创新间走钢丝。”医疗器械行业分析师坦言。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审评中心专家回应质量担忧:“集采产品均通过严格注册审查,价格波动不应直接等同于质量差异。”政策天平正在向国产倾斜——国务院文件中“内外资平等对待”的表述,在实操中演变为县级医院采购时的“国产优先”潜规则。
未来之战: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跃迁
迈瑞的野心显然不止于国内市场。其2030年跻身全球械企TOP10的新五年计划,正推动其在全球13个国家布局生产基地。例如,墨西哥工厂生产的超声设备专攻北美市场,近期与沃尔玛旗下连锁诊所达成合作,计划用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基层医疗市场。
通过FDA认证的超高频探头(20MHz)能把新生儿颅脑成像精度提升到0.1mm级别;
5G远程超声实现医生手持探头,2000公里外机械臂同步动作的实时诊疗;
正在内测的超声造影剂自动注射系统,让肝脏检查像拍动态艺术照。
“未来市场的胜负手,在于谁能将临床需求、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锻造为三位一体的竞争力。”行业报告总结道,“这场从‘价格战’向‘价值战’的跃迁,将是中国医疗器械真正赢得全球尊重的开始。”
新疆集采只是中国医疗设备革命的缩影。在山西某县医院,产科医生用迈瑞Nuewa R9T的探头扫过孕妇腹部,AI系统自动标注出胎儿心室间隔缺损——这种以往需要三甲医院才能完成的精细诊断,如今在县城即可实现。
曾经被GE、飞利浦垄断的中国超声市场,国产品牌份额已攀升至41.57%。迈瑞在2023年超越所有进口品牌,成为中国市场第一,2022年其高端超声业务占国内收入比重超过50%。
这场由国产力量主导的超声革命,正悄然重塑中国14亿人的就医版图。下次当你在县城医院看到媲美三甲的检查报告时,不妨留意设备LOGO,那里可能正跳动着一颗Made in China的“医疗芯”。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