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械企年度成绩单】一年才上市4家,小企业只能“靠研发赌明天”?

日期:2025-07-06
浏览量:2114
图片

在守护健康的医疗版图上,医疗器械行业是至关重要的拼图。从救命的手术器械,到日常体检的诊断设备,它的每一次创新、每一份营收波动,都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文末附全部上市械企名单)


截止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达187家,较2024年年底增加了3家,分别为: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和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格局在加速扩容的同时,也经历着残酷的优胜劣汰。截至2025上半年,科创板53家医械企业成为硬科技主阵地,创业板51家聚焦成长型企业,两者合计占比超60%,形成核心创新集群。


但高速发展的另一面是近三年超30家企业终止上市,其中,2024年科创板否决率升至19.3%。


图表1 截至2025上半年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分布情况

图片


中国医疗器械上市格局呈现科创板攻坚技术、创业板兑现商业价值、港股链接全球” 的三级体系,但注册制下的退出机制同步强化2024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后,6月单月即有5家械企撤回申请


按时间线来看,行业扩张呈现明显放缓趋势:2022年企业数量增至172家(同比增长18.6%),2023年达180家(增速骤降至4.7%),2024年为184家(增量进一步收窄至2.2%),至2025年6月末仍停留在187家,标志着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深化阶段,印证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结构性调整。


图表2 近5年全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数量

图片

▲ 说明:春立医疗和昊海生科分别在港交所和上交所都有上市,故图表1和图表2上市企业数据会有数据差



企业营收




从中国医疗器械上市格局的演变与市场竞争的激烈态势中可见,三级资本市场体系深刻影响着行业发展走向。而已上市企业2024 年的营收数据,则直观展现了这种格局下企业的生存与竞争状态,头部企业的“阶梯式”分布特征尤为显著。


迈瑞医疗以367.26亿元稳居第一,彰显其行业龙头地位,在医疗器械多领域布局且产品竞争力强,营收规模断层领先说明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深厚。


威高(130.87 亿)、迪安(121.96 亿)、联影(103.00 亿 )、新华(100.21 亿)等紧随其后,构成百亿级第二梯队。


营收排名体现行业头部集中趋势,迈瑞引领,多家企业突破百亿,说明行业规模效应显现,头部企业凭借技术、渠道、品牌优势抢占市场,也为行业整合与发展树立标杆


图表3 2024年全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营收排名Top10

图片

▲ 说明:诺辉健康无24年年报数据,故营收数据的统计是不含诺辉健康


高利润率企业呈现“小而美”特征,与营收巨头形成反差:

脑动极光以162.38% 的超高利润率居首但头部企业缺席反映出规模与利润率的阶段性背离。


图表4 2024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营收利润率排名Top20

图片

▲ 说明:诺辉健康无24年年报数据,故营收数据的统计是不含诺辉健康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方面,迈瑞医疗以36.66 亿研发投入领衔,契合其龙头地位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高额研发保障产品迭代与新技术突破。


联影医疗(17.61 亿 )、微创医疗(15.56 亿)等跟进,体现头部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研发投入与营收规模关联,营收高的企业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


图表5 2024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研发投入Top20

图片


而研发费用率榜单则揭示了创新企业的生存现状据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统计,2024年上市企业平均研发费用率为26.81%,较23年上市企业平均研发费用率20.58%增加了6.23%。


百心安(1541.62%)、健世科技(343.22%)、楚博医疗(141.08%)等企业研发费用率达营收的数倍,这类企业多处于发展初期,营收规模小但重研发布局,聚焦创新技术(如微创机器人的手术机器人技术),虽短期营收难覆盖研发成本,但为长期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蓄力。


也有企业研发费用率随营收增长调整,如微创机器人2024 年研发费用率降至 120.01% ,反映企业在营收爬坡期,研发投入节奏与业务发展的适配。


图表6 2023年及2024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 Top20

图片




销售费用率





除此以外,企业的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是衡量其市场拓展效率和经营健康度的重要指标。


据统计,2024年上市企业平均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 / 营业总收入)为21.93%较23年上市企业平均销售费用率23.02%降低了1.09%。


其中24年企业销售费用率Top20 中,润迈德(127.67%)、堃博医疗(104.41% )等居前,这类企业可能处于市场拓展期,产品需大力推广,或面向医疗机构等 B 端客户,销售环节复杂、渠道建设成本高。


图表7 2024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排名Top20

图片


销售费用率高企反映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在市场推广、渠道搭建、客户维护上投入,尤其创新器械产品,需教育市场、建立品牌认知。


同时,销售费用率与企业发展阶段、产品属性关联,B 端市场为主的企业销售费用率普遍高于 C 端(如医美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模式不同),也体现企业在 “研发 - 销售” 资源分配上的策略,平衡投入才能实现盈利与市场份额增长。




下一站:在挑战里重塑全球 “器械话语权”





总体来讲,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推动、技术迭代与市场重构的多重作用下,正经历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截至2024年,行业规模稳步壮大,生产企业营收预计达1.35万亿元


这一增长得益于国内临床需求刚性扩张、出口复苏及政策红利释放:分级诊疗推动基层医疗设备配置升级,2024年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量同比增长27.7%,中高端产品“量质齐升”趋势显著


同时,设备更新政策逐步落地,国家发改委批复超1100个医疗设备更新项目,为2025年需求释放蓄力。然而,行业仍面临集采常态化带来的利润压缩挑战,IVD等领域受集采扩围影响持续低迷,多家企业营收下滑,倒逼企业加速技术突围与成本优化


国际化进程迈入新阶段,出海从“规模导向”转向“分层策略”。2024年医疗器械出口额同比增长18.3%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升至42.6% ,东盟跃居最大市场


A股医疗器械企业境外收入达813.66亿元,同比增长16.21% ,迈瑞医疗以164.34亿元居首,心脉医疗、汉邦科技等企业增速超90% 。本土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如迈瑞、英科)、并购整合(行业并购交易额增28.6% )加速全球化布局,而政策端同步护航,《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定(修订草案)》拟进一步简化流程,强化国际监管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企业亦深化在华本土化战略,前30大全球械企中26家已在中国设厂,外资医疗仪器领域投资同比激增98.7% ,凸显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地位


在政策红利与出口复苏的双重驱动下,行业正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未来,随着头部企业引领技术突围与国际化分层策略深化,我们期待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集采常态化挑战中重塑全球竞争力


  • 附: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上市企业名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





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是国家四部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设立的医疗器械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基于海量医疗器械行业数据资源的集成与治理,构建行业数据基座,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合规可信流通与共享,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数据服务、数据产品、数据咨询等服务,降低行业研发成本,为深化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图片
图片

往/期/回/顾


GE重大人事变动,新总裁“五一”到任!


巨头混战!谁能拿下BD2000亿“大蛋糕”?

卷哭同行,联影再包揽1.13亿大标!

图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