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械创新资讯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正文
2021中国临床试验申报趋势全景解读
日期:2022-02-25
自CTR平台开放临床登记以来,共有5537项新药相关临床试验,其中Phase I占比约47%,Phase I/II及Phase II占比为24%,Phase II/III和Phase III占比为29%,Phase II/III和Phase III占比较高的原因跟进口药品在国内直接做III期临床试验,不做早期临床试验有一定关系。从整体趋势上来看:2016年之后临床登记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2021年全年临床登记数量达1490个,同比增长接近50%,增长来源主要是一期临床新药登记数量大幅提高。
从2021年申报的近1500项临床试验的适应症分布可以看出:中国新登记临床所针对适应症仍然以实体瘤为主,中国相对高发的消化道肿瘤如肝细胞癌、胃癌等有多款免疫疗法开展III期临床,这些临床主要跟PD-1相关,并且已经有大量针对消化道肿瘤的PD-1产品接近获批阶段。此外,针对特应性皮炎及哮喘等疾病的临床也在大量开展,随着2型炎症相关靶点的快速推进,尤其是IL-4、IL-5、IL-13等靶点的快速推进,带动中国相关产品呈爆发式增长。
为了更加准确分析全球各家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临床申报情况,我们将原研企业开展的注册性临床以及一些由研究者发起的高质量研究定义为核心临床。从下图可以看出:全球核心临床从2016年开始逐年增长,在此期间美国开展的核心临床数量是稳定在每年200多项,而中国企业核心临床开展自2017年以后迅速增加,在2021年开展了近200项核心临床试验,数量上已经接近美国的核心临床开展情况。从临床试验分类上来看:中国核心临床高度集中于肿瘤领域,2019年肿瘤领域核心临床数量超过美国,2020年数量到达顶峰,同时拐点也反映了自2016年开始由PD1带来的热潮已经逐渐褪去。
2021年开展核心临床的中外Top企业中,诺华开展了35项核心临床,排名全球第一。恒瑞开展了34项核心临床,数量上处于全球第二,并且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企业。恒瑞的核心临床局限于中国,国际多中心临床相对较少,但从2021年申报地区来看,恒瑞已经开始大幅拓展海外临床试验,2021年已开展5项国际多中心临床,包括JAK抑制剂、PAP抑制剂还有PD1等相关药品。其他国内企业中,百济神州一半以上为国际多中心临床,泽布替尼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也符合百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2021年,中国企业开展的核心临床以肿瘤领域疾病为主,疗法主要为以PD1/PDL1为基础的双抗或与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用药,国外核心临床集中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癌症占比相对较低,并且PD1相关核心临床已呈下降趋势。中外企业的核心临床的疗法上也有明显的差别,从高胆固醇血症的PCSK9靶点来看:目前国内在做的核心临床主要是针对PCSK9的单抗,国外核心临床在研的产品除单抗外还有核酸药物,针对PCSK9的单抗和核酸药物均已经有产品获批上市,除此之外也有基因疗法和口服多肽在开展早期临床,这些新兴疗法能够大大延长给药间隔,实现3-6个月一次给药,国内在部分创新药疗法迭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整体趋势来看PD1/PDL1相关的核心临床从2014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在2019~2020年达到顶峰,随后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国企业PD1/PDL1的核心临床在数量上占了全球近一半的比例,但开发的整体速度相对于全球来说滞后了3-4年的研发时间。因此接下来药企需要积极探索下一代的联合免疫疗法,也就是PD1联合LAG3,TIGIT等靶点的药品进行治疗。另外从全球和中国企业开展核心临床的成功率来看:近5年全球核心临床的成功率在70%,而中国企业核心临床的成功率是90%,对于PD1而言也是接近的数字,即中国企业核心临床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全球。原因一方面是国内这几年主要还是在做me too的产品,在国际上已经有试错经验,中国开发的适应症也比较集中,导致成功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国内的一些失败的临床试验结果披露相对来说比较不完全,所以导致这个统计数字会和真实值略有差别。
中国新药注册审评研究报告
数据来源:
(2021年)
医药魔方PharmaGo基础数据库&医药魔方NextPharma全球新药数据库
上一篇:
eRPS系统注册申报申请表中IVD产品分类编码应如何选择?
下一篇:
一年人口仅增长48万!北京助力生娃放大招,辅助生殖能改写直线下滑的人口数据吗?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中日友好医院,一医生出轨多人被开除!
关税战1个月,手术机器人领域国产替代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重磅!7类耗材集采结果执行在即
又一手术机器人公司上市
最年轻98后女强人!24岁就任上市医械大企董事长!年薪34.11万!!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