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联盟集采密集执行
4月7日,黑龙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落实省际联盟组织乳房旋切针等6批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4月30日起,黑龙江将执行糖代谢等生化试剂、外周血管介入类微导管、微导丝、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输液器、血液透析浓缩物、乳房旋切针、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等8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涉及6个联盟集采项目。
具体如下:
目前,2024年开标的各类集采项目加速落地,相关领域耗材试剂的新价格正在全国多地逐步执行。分领域来看,这一轮受集采影响较大的市场主要有体外诊断、外周介入,以及血管结扎夹、乳房旋切针、人工耳蜗等一些具体类目。
整体来看,耗材市场具备较大规模的重点品类,都已纳入集采。目前耗材集采基本已经进入了“查漏补缺”的阶段,包括一些此前未涉及的高端类目,尚未实现集采地区全覆盖或降价尚不充分的类目等。
截至目前,2025年已初步确定的联盟集采(官方已披露消息的项目)主要包括河北牵头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集采,黑龙江牵头腔静脉滤器、消融电极类耗材集采,广西牵头中医针具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湖南牵头高频电动刀头医用耗材全国联采。
其中,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中医类耗材等均是首次纳入由省一级牵头的联盟集采,体现了集采边界继续拓宽的趋势。
降价潮席卷新领域
行业影响还在继续
新纳入集采的耗材市场相关企业,正在体验着此前几年主攻成熟大市场的企业们感受到的降价压力。
主动脉介入领域,去年已经过一轮降价。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厂家在有关部门引导下先后重新调整了产品价格,最高价格不超过8万元。
心脉医疗透露,预计2025年主动脉腔内介入市场将面临集采或DRG,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39.4亿元下降至29.1亿元。
主动脉腔内介入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国内主动脉介入领域相关疾病的筛查率、就医率相对较低,从主动脉介入手术量与相对应人口总量的比例来看,中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市场规模亦有较大差距。
随着我国主动脉疾病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经验的提升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未来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持续提升。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国内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将回升至43.1亿元,胸、腹主动脉介入支架市场占比分别为53.2%和46.8%。
体外诊断领域也是近几年集采不断扩围的一大重要板块,目前化学发光、生化试剂等市场的降价范围仍在继续扩大。
迪瑞医疗财报指出,2024年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医保控费以及集采深度不断推进,总体行业规模有所放缓,但IVD行业作为医疗器械市场中规模大、增速高的优质赛道,未来仍将是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中最具潜力的领域。
新产业2024业绩快报提到,国内业务受到发光试剂集采影响,增速有所回落;海外业务仍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实现全年27.67%的增速。
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相关企业业绩增长提供了部分支撑。新产业披露,得益于在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策略及品牌力提升,公司2024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37%。
迈瑞此前透露,国际市场今年有望延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占国际收入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将引领增长。面对风口市场的历史性机遇,迈瑞还在不断倾斜资源,全方面加大投入。迈瑞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中国家都将是拉动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去年迈瑞国际收入占比实现了明显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国际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