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领域细分赛道优势突显
微创心通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及销售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器械业务,并已成为该领域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公司旗下有3种产品已上市,分别为VitaFlowTM、AlwideTM瓣膜球囊扩张导管及AlpassTM导管鞘,其中VitaFlowTM已于2019年8月实现商业化并产生收入。
微创心通医疗主打的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与TMV(经导管二尖瓣)两个细分赛道颇受资本市场看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预计全球TAVI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48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9%。其中中国TAVI市场将从2019年的3.92亿元增至2025年的50.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1%。
而在TMV领域,2019年全球和中国的二尖瓣返流患者分别为9670万人和1060万人。随着TMV修复╱置换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及创新性TMV技术不断出现,到2030年,预期全球TMV市场规模将达174亿美元,最终将增至全球TAVI市场的三到四倍。
由此可以看出,微创心通未来在TAVI与TMV两个细分赛道有巨大的空间优势。
不过,其竞争对手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同样主营心脏瓣膜产品的启明医疗,其第二代TAVR产品已于2020年11月迅速获批上市,先发优势明显。
目前微创心通第二代产品VitaFlow Ⅱ已获药监局受理,预计2021年底或2022年初获批上市,发展前景良好。
历经6轮融资,终递表市场
在确定上市之前,微创心通已历经6次大小不等的融资。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微创心通在2020年4月完成了最后一轮融资,引入了包括CPE、高瓴资本、清池资本在内的七家知名战略投资者,融资金额达1.3亿美元,投前估值11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上述投资机构之所以看好微创心通医疗,一方面是基于对国家持续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乐观预期;另一方面,是对微创心通的母公司微创医疗的看好。微创医疗2020全年累计涨幅达357%,2021年继续大涨超30%,微创心通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母公司利好的影响。
在微创心通之前,共有2家心脏瓣膜公司港交所上市,分别为2019年上市的启明医疗和2020年的沛嘉医疗,上市以来股价涨幅分别达124.2%和63.7%。
微创心通上市后,能否也实现股价大幅增长?能否转亏为盈、交出一份让投资者满意的答卷?我们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