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GE医疗年首次来华开展业务,进入中国市场已经40多年,每天有超过2,000万中国病患受益于GE创新产品和技术。当前,在GE医疗推出的新品中,超过50%都是中国本土生产,包括零配件都实现了大部分国产生产与供货。
从1991年第一家合资企业GE航卫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至今,GE医疗不断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这几年,GE医疗充分利用医械国产化政策机遇取得了骄人成绩,特别是在天津投资建设的磁共振生产基地投产,全球市场20%的高端核磁共振设备都在天津生产制造;在无锡基地——GE全球最大的超声研发基地,有超过70%的探头和超过40%的超声主机都来自无锡工厂。
以天津、无锡生产基地为代表的GE医疗本土力量,已逐渐呈现出本土设计、本土采购、本土先进生产和人才培养的特点,来自中国本土的研发团队也已成为了GE内部的一股中坚力量,GE产品逐步呈国产化特征。
高端磁共振生产基地在津崛起
五年翻10倍 磁体每年产能达1000台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呈高发态势。磁共振医疗设备,作为医学影像检查中的重要临床手段,因其强大的成像参数及软组织分辨率高、无放射线等优势,被大量应用于神经系统、椎管内病变等疾病早期诊断。
数据显示,国内每百万人磁共振保有量约为6.6台,而这一数据在日本是40台,美国是25台。数据差距背后,无疑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但长期以来,受限于高端磁共振系统的设计、工艺的复杂性,以及制造的综合化工程能力,国内磁共振制造发展相对滞后。
中国一直是GE医疗板块最大的市场之一,尤其是在磁共振等医疗影像设备方面,GE与飞利浦、西门子并称“GPS”,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公司70%营收来自于美国之外,中国是GE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营收和订单约占整个公司的15%。
由于在GE医疗产业链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占地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GE医疗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备受关注。考虑到超导磁体重量及运输影响,基地选在天津港,2014年6月完成基建并投入生产,这是自1991年北京工厂启动以来,继北京、上海、桐庐、无锡后GE医疗在中国建设的第5个生产基地,也是GE在美国本土以外设立的唯一一家具备生产核磁共振所用磁体和磁共振系统的工厂。
GE天津磁共振工厂是GE医疗在美国本土以外惟一具备3.0T磁共振生产能力和生产超导磁体和磁共振系统的生产基地,也是GE医疗在中国惟一一家面向全球市场供应高端3.0T磁共振设备基地。目前GE医疗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3.0TSIGNATMPioneer系列高端磁共振产品已经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市场装机使用。
从2014到2018年,GE医疗天津生产基地的磁体产能就实现了年均70%以上的增幅,到2019年天津生产基地成立5周年之际,磁体产能已经实现了5年翻10倍。特别是在2016年-2017年,企业在3.0T高场超导磁体制造上实现突破。3.0T磁共振相较于传统的1.5T场强度更高,这就意味着诊断更加精确、快速,脑部扫描时间从20分钟降低到两分半。
为何能有如此高的生产效率?据基地总经理介绍,作为医疗设备制造商,其要接受严格的监管,这也就要求严格保存日常生产中的各类工业参数,这其实就是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目前,天津生产基地的生产线已经可以做到实时捕捉产品与设备搭配的情况,利用大数据分析后传输到车间显示屏、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平台,这些数据未来还能进行二次开放,不仅可以检测产品生产状态,也可用来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产品工艺。
“我们2021年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系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生产效率,还‘技术输出’到集团在美国的工厂。”GE医疗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总经理陈一鹏颇感自豪。
为布局生产3T高场强磁共振,工厂搭建了3T磁共振系统集成测试屏蔽间,配备更完善的液氦回收系统,引进美国研发团队设计的3T系统柜的自动测试系统和超导磁体保温系统组装工装。百余项磁体测试内容、世界级测试系统和流程、智能仿真使用场景、冷头装配视觉辅助系统等工具、液氦净化回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质量分析、更严格规范的生产操作、经验纯熟的生产操作团队等,成就了GE天津基地高端磁共振产品的稳定量产,产品质量世界一流。
通过政策创新,GE医疗天津工厂生产的超导磁体先后出口到了韩国、澳大利亚、欧洲、东南亚等地,迅速打开了市场。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企业又在本市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快速恢复生产,国内研发团队加速国产化进程,确保了产业链的畅通。
2020年国内MRI销量GE排名第二,数据来源:医招采
截至目前,GE医疗天津基地生产能力能达到1000台/年,其中50%左右出口海外,全球合作供应商超过177家;过去7年时间里,GE医疗天津基地携手中国供应商超52家,同时供货海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基地已经完成从最初的1.5T磁共振生产,向全线高端3T磁共振产品和系统生产的转变。特别是2020年,随着千台超导磁体正式下线,再到津产PioneerElite3.0T磁共振新品正式下线,基地不断实现产能与产量上的跨越。
政策利好国产化
抢占先机,GE的“中国制造”布局
我国国产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据招商银行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8000 亿元,同时,国内医疗器械约有三分之一品类进口替代率不足 50%,但由于进口替代率比较低的大部分品类进口展品售价较高,2015-2020 年,国内医疗器械进口产品销售额占医疗器械市场整体约三分之一。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7700亿元,而器械生产厂商却高达2.5万家,其中90%企业营收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年产过亿的企业占比仅有15%左右。在高端器械领域,尚有较多临床需求尚未满足。行业集中度较低,业内企业呈现多、小、散的特点。
随着国家不断发布各项政策,扶持具有同等水平的国产产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正迎来多项利好加持的黄金发展时期。12月1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发布《五部门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本次发布的《通知》同时公布了《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1年版)》(附件1)、《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2021年版)》(附件2),附件1和附件2中所列销售业绩要求仅用于确定免税企业名单。附件2中列明执行年限的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免税执行期限截至该年度12月31日(含)。其中,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高丹设备赫然在列,文件自202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1: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附件2: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
此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就共同制定了《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明确,《目录》内的进口产品只要达到一定的“销售业绩要求”,就可以申请免税资格。
而在本次发布的《通知》中,也公布了最新的《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1年版)》,明确2022年后,可享受免税政策的医疗设备已经降至8种,进一步利好国产医疗设备进院。
除了限制进口医疗设备的免税名额之外,今年6月,国家税务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发布的公告》,明确指出: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按照本办法全额退还增值税。此外,各省市也纷纷发布相关文件,明确加强对进口医疗产品的审批,支持优先采购国产设备。
目前中国已经跃升为GE医疗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这给GE医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GE医疗逐步推进高中低端全线产品的国产化,并覆盖产品、供应链、创新等多个方面,力争未来实现GE医疗全系列产品的全部国产替代,为中国客户提供贴合中国市场和病患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在中国,GE医疗一共拥有五大全球生产基地。北京工厂是GE医疗在中国落成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于1991年启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工厂已逐步发展为主要分系统单元的唯一生产基地,负责提供GE全球70%的CT系统,成为GE全球智慧制造示范工厂。
1994年,GE医疗在上海建立了对比剂生产基地,目前52% GE对比剂供应链的产品从上海工厂向全球发货,至今已有约30国家市场准入,已成为全球对比剂的先导和最大的供应商。
GE医疗无锡工厂则主要负责生产超声设备,建立了以长三角为主的本地供应链,实现了90%以上的本土化采购,超声主机已实现100%本土化,探头实现90%本土化采购、生产。目前,无锡工厂已成为GE全球最大的超声及探头生产工厂,同时也是GE全球最大的超声研发基地。全球销售的超声产品中,有超过70%的探头和超过40%的超声主机都来自无锡工厂。
11月25日从研发到上市历时14个月,最新上市的新一代超声产品——第五代全身超声新品Fortis系列在无锡基地正式面世,这也是GE高端超声系列产品中第一款中国首发的高端医疗设备,也是中国上市速度超越全球GE落地最快的超声产品,目前已获得国内多个订单,并将走入国际市场。
桐庐工厂是GE医疗在亚洲兴建的第一家过滤分离产品生产基地。工厂的产品大约75%输出到海外市场,25%供应国内市场,服务于医疗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基础科研,工业制造等多个应用领域。
天津生产基地是最晚建立的,是GE在美国本土以外设立的唯一一家具备生产核磁共振所用磁体和磁共振系统的工厂。它的落成不仅标志着GE医疗在中国完成五大生产基地的全面布局,也是GE医疗供应链生产制造能力本土化全面升级的重要体现,代表着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生产和制造实力的提升。
截至2019年,GE医疗在中国累计推出150多款新产品,其中由本土研发并投放市场的超过80款,从CT、磁共振、血管机、X光、超声、心电监护等等,涵盖GE几乎所有的产品线。在中国医疗设备的总装机量超过30万台、总价值超过400亿元。
2020年国内CT销量GE排名第一,数据来源:医招采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并重的新阶段,在制造业领域,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伴随高端磁共振设备全面供货全球市场,GE医疗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正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带动供应链上、下游持续发展,助推高端医械制造升级。
GE在中国的目标是要实现全面国产化,提升中国战略。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表示,过去30年,我们是在推动本土化的产品、服务、渠道;未来30年的关键词则是国产化,所谓的国产化,就是全系列的产品线(从低端、中端到高端)、全产业链(从供应、研发、制造、销售、售后)以及全面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