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的管理,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组织制定了《消毒棉片(签、球)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等7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见附件),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2022年11月10日
附件1
消毒棉片(签、球)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
产品主要危险(源)
危害类型 |
可预见的事件序列 |
可能产生的危害 |
|
生物学和化学危害 |
环境污染 |
生产环境污染产品,如外来的粉尘、微生物、其他杂质等 |
引起患者身体不适或感染 |
生物相容性 |
采用了不合格原辅材料;生产引入了外来物质 |
引起患者局部发红、发痒等过敏 |
|
化学危害 |
生产工艺控制不严 不正确的配方(化学成分) |
造成毒性危害 |
|
操作 危害 |
由不熟练/未经培训的人员使用 |
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 |
无法保证使用安全性 导致操作失误,导致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
使用产品时未按照说明书中操作方法操作 |
错误操作;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无法保证使用安全性 导致操作失误,导致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
|
忽视说明书中禁忌证、警示信息等内容 |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敏;产品接触到眼睛等其他部位 |
引起患者过敏,眼睛等其他部位产生刺激性 |
|
信息 危害
|
不正确的标签 |
外部标记不全面、标记不正确或不能够清楚易认 |
错误使用;储存错误; 产品辨别错误 |
不正确的说明书;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禁忌证不全 |
缺少详细的使用方法、必要的警告说明 |
错误操作;无法保证使用安全有效性 |
|
对医疗器械寿命终止缺少适当的决定 |
没有标识产品有效期 |
超出有效期的产品被使用,或因材料老化产生而导致产品性能不符合要求 |
|
不适当的产品包装(产品污染和/或变性) |
生产、运输、搬运和储存过程中导致包装破损;包装封口不严密;包装材料选择不适当;使用前未检查产品包装状态 |
产品使用性能无法得到保证 |
|
再次使用和/或不适当的再次使用 |
未说明产品配件(如有)使产品多次使用,未说明具体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