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媒体获悉,近日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 2000 万元,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了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专用设备修理、进出口代理、国内贸易代理、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采购代理服务等多个领域。
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由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直观复星”)全资持股。而直观复星则由 INTUITIVE SURGICAL SARL 与复星医药共同持股。

有分析认为,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此次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的成立,依托其背后强大的股东资源,有望在医疗器械销售、设备维修以及贸易代理等业务板块发挥优势,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近日,爱企查 APP 数据显示,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册正式成立。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步国军,注册资本达 2000 万元。
从业务范畴来看,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广泛且多元。其中,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业务,涵盖了诸如大部分手术器械、听诊器、纱布绷带等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安全性、有效性的产品销售 ,这一领域市场需求稳定且庞大,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及零售市场。专用设备修理服务则聚焦于医疗器械的售后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对于医疗体系的稳定运转至关重要。进出口代理以及国内贸易代理业务,预示着公司将在国内外医疗器械贸易流通环节发力,搭建起产品供需的桥梁,促进国内外优质医疗器械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采购代理服务等业务,则体现了公司对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战略眼光,通过优化管理与市场推广,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股权结构上,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由直观复星全资持股,而直观复星的背后,是 INTUITIVE SURGICAL SARL 与复星医药的共同持股。INTUITIVE SURGICAL SARL 作为一家在医疗技术开发领域深耕的国际企业,在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与领先优势;复星医药则作为国内医疗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医疗服务等领域布局广泛,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市场渠道以及资金实力。双方的携手,为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注入了国际化的技术基因与雄厚的本土资源支撑。值得一提的是,直观复星是一家专注于医疗科技的公司,致力于开发和推广先进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
目前,直观复星的产品管线以达芬奇手术系统为核心,该产品是美国 FDA 批准的首个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也是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市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绩斐然,已服务超过 54 万名中国患者,在全国300多家医院落户,累计装机量已超 380 台。

通过各种算法和机械装置,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将医生的手部动作精准转换为手术器械在患者体内稳定、精细的微运动,极大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实现创伤小、恢复快等效果,减少了手术效果对医生从业经验和技术的依赖。
2024年3月,直观复星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Ion作为直观医疗前沿科技的最新成果,其在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方面的创新性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全新的便利度与精准度,可为患者提供新的医疗方案。
除了手术机器人产品,直观复星还围绕产品构建了一系列配套体系,包括专业的培训体系,以确保医生能够熟练掌握手术机器人的操作,发挥设备最大效能,这一系列围绕产品的布局举措,构成了直观复星在医疗器械领域独特的竞争力。
机器人手术被誉为外科学领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标志着现代外科学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285.1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攀升至619亿美元。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巨大的需求量推动了这一技术的迅猛发展。自2017年至2021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由8.8亿元增长至近41.9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到188.8亿元,2030年将达687.2亿元。随着市场前景逐渐明晰,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手术机器人赛道的竞争中。不仅有美敦力、史赛克、西门子医疗、强生等知名跨国企业,国内也涌现出微创机器人、思哲睿、天智航、威高骨科、精锋医疗、键嘉医疗等众多参与者。以达芬奇机器人为例,尽管其在国际市场中备受青睐,但该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因为高昂价格以及配置证等原因,挑战仍然巨大,而这也给了其他产品更多的机会。据公开信息显示,截止2024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2023年最新配额下(559台)累计装机121台。与此同时,尽管几年前手术机器人深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但进入2024年,手术机器人企业在资本市场接连受挫,这也为手术机器人械企带来不小的挑战。不过,市场竞争也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优化。如监管部门对手术机器人价值的认可,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涉及审批、配置、医保、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2021年4月,上海将使用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进行的部分手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年8月,北京也将 “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 纳入医保支付目录。这些政策在提升手术机器人行业渗透率的同时,也对企业产品的性价比、技术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的成立,是直观复星在业务拓展上的新尝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观星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的成立,有望借助股东优势,在技术创新、产品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推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技术升级与产品多元化,同时也将加剧行业竞争,促使市场加速整合与优化。因此,未来直观复星在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争夺以及与政策协同等方面的表现,值得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