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干大事!欧洲市场已拿下!
来源: 医疗器械创新网
2025年02月17日 17:41
![](https://www.innomd.org/img/article/ce4821c7f1a442f3b13396cb04ea7c47.jpeg)
近日,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南微医学与 Creo Medical 在西班牙马德里正式完成对 Creo Medical 子公司 CreoMedical S.L.U.(简称 “CME”)51% 股权的收购交割程序。自此,CME 正式成为南微医学的控股子公司,在南微医学的发展蓝图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启了其全球布局的全新篇章。
南微医学作为中国内窥镜诊疗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此次收购意义非凡。它不仅填补了南微医学在欧洲销售网络的短板,还通过整合 CME 的渠道资源与技术优势,为其全球化战略注入了新的动能。南微医学董事长隆晓辉表示,此次合作是 “国际化拼图的重要一块”,预示着南微医学正加速从“中国制造”向“全球品牌”转型。
首先,在渠道方面,CME 作为 Creo Medical 的全资子公司,深耕欧洲医疗器械分销领域多年,拥有覆盖英国、西班牙、法国等国的成熟销售网络,服务近 5000 家医疗机构。南微医学通过收购可以直接利用 CME 的渠道资源,快速触达欧洲终端客户,大大降低了自建渠道的成本与风险。
其次是产品协同。CME 代理的产品线涵盖消化、泌尿、呼吸及一次性内镜等领域,与其母公司 Creo Medical 自主研发的 CROMA 电外科平台形成技术联动。南微医学的内窥镜诊疗耗材与 CME 的微创手术设备结合后,能够打造出覆盖 “诊断 - 治疗” 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再者,从战略卡位角度来看,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正以年均 25% 的速度增长,而 CME 在该领域的产品收入占比达 70%。南微医学通过此次收购,既能切入这一高速赛道,又能借助 CME 的本地化经验规避国际贸易壁垒,为未来拓展新兴市场奠定基础。
此次收购并非南微医学的首次国际化尝试,而是其长期战略的延续。早在 2019 年,南微医学通过收购美国 MTU 公司,切入北美市场,布局内镜耗材研发;2021 年,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建立本土化服务团队;2023 年,控股 CME,完成欧洲销售网络闭环。南微医学的收购策略始终围绕 “技术 + 渠道” 双轮驱动,通过资本运作快速获取关键技术资源,同时以本地化运营降低全球化风险。
南微医学自 2000 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内窥镜诊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其核心产品在内窥镜领域成绩斐然,内镜下止血夹全球市场份额超 30%,技术与国际巨头波士顿科学相当;ERCP 系列产品打破胆胰疾病治疗领域进口垄断;肿瘤消融设备首创 “微波 + 射频” 双能量平台,精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2022 年,南微医学营收突破 25 亿元,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 45%,产品覆盖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得益于 “自主研发 + 并购整合” 的发展模式,持续攻克内窥镜核心技术难题。2019 年 7 月 22 日,南微医学在科创板上市,超募 8.55 亿元,在首批 25 家科创板企业中位居第一,也是南京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如今总市值超百亿。
南微医学主要业务是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内镜诊疗器械、微波消融设备及耗材、一次性内窥镜等三大系列。国盛证券研报显示,2016 - 2022 年,南微医学 “和谐夹” 等止血闭合类、“黄金刀” 等 EMR/ESD 类产品收入年均 CAGR 分别为 41%、62%。
在胃镜、肠镜手术中,止血夹曾被国外品牌垄断。南微医学的 “和谐夹” 打破这一局面,其独特的滑槽式设计,相比传统弹性臂止血夹,开口控制更精确,可 360 度旋转,灵活夹闭目标组织,降低手术风险。而且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 1/8,极大减轻患者负担,广受好评,实现全球销售,年产值数亿元。
2019 年上市后,2020 年业绩短暂下滑,随后迅速调整。2021 - 2023 年,南微医学营收、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今年一季度营收 6.2 亿元,同比增长 12.72%;归母净利润 1.43 亿元,同比增长 41.36%,发展势头强劲。
南微医疗自发展初期便积极探索海外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医疗器械展会、与国外经销商合作等方式,逐步将产品推向国际。尽管面临文化差异、市场准入标准不同等挑战,南微医疗凭借优质产品和不断改进的服务,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此次收购是南微医疗长期国际化战略的延续。2019 年,收购美国 MTU 公司,切入北美市场并布局内镜耗材研发;2021 年,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建立本土化服务团队;2023 年,控股 CME,完成欧洲销售网络闭环。南微医疗的收购策略围绕 “技术 + 渠道” 双轮驱动,通过资本运作获取关键技术资源,以本地化运营降低全球化风险。
2023 年财报显示,南微医疗收购葡萄牙和瑞士两家渠道公司,扩展直销渠道,整合海外市场资源。设立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多地的子公司深耕当地市场,探索本地化营销模式。同年,启动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拓展东南亚市场。
从 2024 上半年业绩来看,海外市场增长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16.28% 至 13.33 亿元,毛利率增长至近 68%。国内市场营收 7.06 亿元,同比增长 1.73%,海外市场营收 6.24 亿元,同比增长近 40%。
目前,南微医疗业务扩展至全球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分钟全球有 58 人次使用其产品,国内 40 人次、国外 18 人次。近年来,为对冲国内医保控费和集采影响,南微医疗加快 “出海”。在 2023 年京津冀 “3+N” 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南微医疗多个产品中选,今年 5 月和 6 月,相关地区发布集采落地实施通知,采购周期各 2 年。南微医疗在国际化道路上持续迈进,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在全球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下,全球内镜诊疗市场迎来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2 年全球内镜市场规模达 242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突破 4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6.8%。
从市场细分来看,消化内镜占比最大,达 42%,主导市场;泌尿内镜和呼吸内镜分别占比 23% 和 18%。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内镜作为创新领域,增速高达 29.1%,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3 年的 23 亿美元激增至 2030 年的 65 亿美元,潜力巨大。
目前,全球内镜市场呈现 “两超多强” 格局。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宾得等日企凭借技术和品牌优势,占据 58% 的市场份额;波士顿科学、库克医疗等美系企业把控 27% 的高端治疗器械市场。中国厂商虽目前市场份额仅约 12%,但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追赶,正逐步改变竞争格局。
内镜产品的安全性和成本是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重复使用内镜交叉感染率达 15%-20%,而一次性内镜可将感染风险降至 0.3% 以下,大幅提升诊疗安全性。美国 FDA 已强制十二指肠镜转为一次性设计,催生了 17 亿美元的替代市场。在成本控制方面,南微医学在泰国建设的年产 500 万支一次性内镜基地,预计 2024 年底投产后可降低成本 25%。
面对 “技术革新、模式变革、市场重塑” 的三重变局,南微医学积极布局。通过收购 CME 完成欧洲战略布局,获得成熟渠道,为进入欧洲市场奠定基础,并借助 Creo Medical 的 CROMA 电外科平台实现能量器械技术突破。随着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首个海外研发基地落成,南微医学在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拓展上更进一步。凭借这些战略举措,南微医学有望在 2030 年前跻身全球内镜领域 TOP5,实现从 “跟随者” 到 “规则制定者” 的跨越,对此,医疗器械创新网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