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颤抖吧达芬奇!全球首例!心脏瓣膜手术进入 "上帝视角" 时代

日期:2025-03-07

2025 年 3 月,美国 Capstan 医疗科技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辅助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在智利圣地亚哥 Clínico 大学 Católica 医院完成全球首例人体临床试验

这项突破性手术由心血管领域专家 Gonzalo Martinez 博士与 Santiago Garcia 博士联合执刀,为两名二尖瓣反流患者实施了微创瓣膜置换。
术中实时监测显示,患者术后左心室流出道保持完全通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康复进程较传统手术缩短 40% 以上

该系统通过机械臂的亚毫米级精准操控,结合三维影像导航技术,使医生在远离辐射区的操作台前即可完成复杂手术。对于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群体,这种 "隔空操作" 的创新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此次成功不仅验证了该机器人系统在导管稳定性、植入定位精度(误差<0.3mm)等核心指标上的技术突破,更标志着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


01

透视眼 + 3D 导航

Capstan 医疗机器人平台突破了传统单一设备的局限,构建了集机械控制、智能算法与创新耗材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其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 模块化柔性操控系统

机器人采用可更换接口设计,支持多种导管器械快速适配,医生通过类游戏手柄式操作台即可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

机械臂内置力反馈系统,可实时感知血管阻力并动态调整力度,有效降低传统手动操作可能引发的血管损伤风险。

  • 三维可视化导航技术

系统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人工智能图像重建技术,生成心脏瓣膜动态 3D 模型,辅助医生精准规划手术路径。

术中可将虚拟瓣膜影像实时叠加于患者实际解剖结构,确保植入位置误差控制在 0.5 毫米以内,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

  • 辐射防护与远程协作能力

医生可在无菌区外操作控制台,完全避免 X 射线辐射。

同时,系统支持 5G 远程手术,未来有望通过专家远程指导,解决基层医疗资源不均问题。


02

资本助力:

Capstan 医疗的融资与技术布局

成立于 2020 年的 Capstan Medical,凭借颠覆性技术迅速成为资本宠儿。

2024 年 12 月,公司完成 1.1 亿美元 C 轮融资,由全球手术机器人巨头直觉外科(Intuitive Surgical)旗下投资机构 Intuitive Ventures 领投,多家顶级医疗科技基金跟投。这笔资金将用于推进关键临床试验、扩建研发团队,并加速三尖瓣置换技术的开发进程。

摄图网

值得关注的是,Capstan 近期聘请了前直觉外科资深工程师领导研发,进一步强化机器人控制算法与耗材创新。

公司还计划 2026 年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目标 2028 年向 FDA 提交上市申请。

其战略路径清晰可见:

  • 以二尖瓣置换术为突破口,建立亚毫米级精准操控技术壁垒
  • 逐步拓展至三尖瓣、肺动脉瓣等复杂瓣膜领域
  • 最终形成覆盖全心脏瓣膜的机器人手术解决方案

这种 "单点突破 - 横向扩展 - 生态构建" 的发展模式,既符合临床需求的迫切性,又为后续产品线延伸预留了技术接口,展现出资本市场与医疗创新的深度协同效应。


03

心脏介入机器人的万亿级机遇

全球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超 3.5 亿,其中二尖瓣病变占比超 60%。

传统外科手术仅能覆盖 20% 患者,而经导管技术因操作难度高、依赖医生经验,普及率不足 5%。

Capstan 的突破预示着行业转折点的到来:机器人手术可将 TMVR 手术时间缩短 40%,并发症率降低 30%。

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心脏介入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25%。

多国医保已将机器人辅助手术纳入报销范围,中国国家医保局在 2024 年明确支持 AI 辅助诊断与治疗收费。

未来,按次收费模式(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每例 3 万元服务费)或成为主流,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机器人平台可兼容多种介入耗材,推动瓣膜、支架等产品的迭代升级。例如,Capstan 的镍钛合金瓣膜采用自膨胀设计,结合机器人精准释放技术,使瓣膜贴合度提升 50%,远期疗效显著优于传统产品。


04

群雄逐鹿:

介入机器人竞争格局

Capstan 的技术突破确实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但并非个例。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企业在介入机器人领域布局,技术路径和市场策略各有侧重。

国际企业方面:

  • 直觉外科通过战略投资 Capstan 并同步推进自研项目,加速介入领域整体布局;
  • 西门子医疗退出冠脉介入市场后,重点转向神经介入机器人研发;
  • 美敦力收购 Hansen Medical 后推出 Magellan 系统,主打磁导航导管技术。

中国企业进展同样迅速:
  • 微创医疗机器人与法国 Robocath 合资成立知脉机器人,其 R-ONE 冠脉介入机器人已实现商业化;
  • 唯迈医疗自主研发的 AI 血管介入机器人进入临床阶段;
  • 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联合高校攻关,重点突破多模态导航与柔性机械臂技术。

差异化竞争策略方面:
  • 部分企业聚焦磁导航技术,部分深耕力反馈系统,Capstan 则选择 "模块化 + 远程协作" 的综合解决方案。
  • 市场定位上呈现明显差异:国际巨头主攻高端医疗市场,国内企业更注重基层医院普及,通过成本优化推动技术下沉。

Capstan 医疗的里程碑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场医疗范式革命的开端。当机器人成为医生的 “数字分身”,当复杂手术通过屏幕即可完成,医疗公平性与可及性将迎来质的飞跃。未来十年,心脏介入机器人或将像 CT、MRI 一样成为医院标配,而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是人类对生命质量的不懈追求。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图片

往/期/回/顾


超6亿,百年光学巨头再加码中国!


18.2亿元收购!2025疼痛市场要 “变天”?


中纪委发文,2025医药反腐升级

图片
图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