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前列腺癌磁共振图像辅助检测软件”注册申请。这是一款采用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可用于前列腺磁共振图像的显示、处理、测量和分析。
该软件主要针对40岁及以上成人患者,对疑似前列腺腺癌病变进行辅助检测,在临床应用中提高医生阅片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穿刺。
AI辅助检测而非替代医生
提升诊断精准度
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磁共振成像已成为重要的检查手段。然而,医生解读图像的质量往往受到经验、疲劳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这款AI辅助检测软件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生阅片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穿刺。这对于提升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更精准的诊断和更少的侵入性检查。不必要穿刺的减少,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风险,也能减轻医疗经济负担。
从公开信息来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这种“获批后严监管” 的模式,已成为高风险医疗器械管理的标准流程。
西门子的医疗AI布局
西门子医疗在AI医疗领域的布局并非仅限于单一产品。从近期动态来看,公司正在构建全面的AI医疗生态。
就在今年8月,国家药监局还批准了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系统同样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在7T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基础上增加了静动态多通道发射平台与多核成像功能。
该系统可提供头部钠图像、四肢肌肉和肝脏的磷核波谱数据,利用多通道与多核成像优势,实现图像的实时调节。
这有效提高了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主的影像诊断效能。
AI在医疗领域的多场景应用
智慧医疗的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将持续扩展。从目前趋势来看,多模态融合和全流程覆盖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西门子此次获批的软件,实际上是一个集成了多种功能的平台,涵盖了从通用处理到特定专科应用的多个模块。这种平台化而非单点解决方案的思路,代表着医疗AI发展的未来方向。
从监管角度看,创新医疗器械的审批速度似乎正在提升。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我国已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总数已达379个。
这反映出我国医疗器械创新生态正在优化。
在医疗AI应用普及过程中,数据隐私保护和算法透明度将是两大关键挑战。如何在发挥AI效能的同时保障患者隐私、确保算法决策的可解释性,需要行业参与者和监管机构共同探索。
医疗AI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实实在在走进了临床一线。随着技术迭代和监管体系的完善,AI辅助诊断将从单点工具进化为覆盖诊疗全流程的智能系统。
医生手中的“AI助手”正在增多,而患者也将享受到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