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支架集采前奏强势拉响,大规模降价即将到来。
历时五天
3月6日,河北医保局发布《关于发布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两类医用耗材产品介绍会企业及时间安排的通知》,请各相关企业按时参会。
此次会议一共涉及14家胸、腹主动脉支架企业,具体如下:
此前河北省通知中明确,为做好河北省牵头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邀请各有关生产企业参加线下产品、市场情况介绍,具体包括材质组成、技术参数、适用范围、研发背景、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推广策略等。
按照此次介绍会企业时间安排,产品分类为两大品类的企业介绍时间为一个半小时,涉及单一品类的介绍时间为一小时。
大型联盟集采呼之欲出
短期利润面临承压
作为唯一的集采避风港,主动脉支架市场并未逃过降价命运。去年8月国家医保局价格问询犹如热浪席卷而过,12家主动脉支架企业大幅下调价格,然后这也只是个开始。此次集采将胸、腹主动脉支架全部纳入其中,且河北为“牵头”省份,大型联盟集采已经呼之欲出。
去年40%左右的降价幅度,让主营业务为主动脉支架的企业利润空间被显著压缩。以主动脉介入领域的头部企业心脉医疗来看,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4.9亿元,同期增长 37.98%。而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4.9亿元,同比增长 1.10%,净利润增速放缓。
据了解,目前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支架业务占心脉医疗总营收的77%,是其核心业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1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达到49217台,其中胸主动脉手术32526台,腹主动脉手术 16691 台,手术量比值约为 2:1,随着我国主动脉疾病患者不断增加,预测未来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量仍将持续增长,预计2021年到2025年整体主动脉复合增长率20.6%,2025年到2030年整体主动脉复合增长率为11.6%。
我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尚处于发展初期,按产品出厂价计算,2021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为24亿元。
尽管短期业务毛利承压,但长期来看,集采的“以价换量”则有望加速扩大市场渗透率,以往被价格拒之门外的治疗需求将被集体“释放”。
从河北召开产品介绍会动作来看,此次集采对于两大耗材产品的实际情况颇为重视,集采规则或更兼顾临床和创新。
除短期利润承压歪,主动脉支架企业还将面临业务模式转变的压力,流通加价环节被大幅压缩,相关企业从依赖渠道关系营销的传统模式,转向依靠产品质量本身以及服务效率的新模式。
集采漩涡下,同质化严重的中小企业在价格腰斩压力下将面临退出市场,主流企业如能在集采中获得可观采购量,则有望进一步扩充市场,强化优势地位。
同时,价格竞争促使企业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从而能够实现风险对冲,缩短因主动脉支架产品大幅降价带来的业绩承压周期。
近日,心脉医疗研发的Hector®胸主动脉多分支覆膜支架系统正式获批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该产品用于微创伤介入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三分支的胸主动脉瘤。这是心脉医疗™第9款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的产品。
2月8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教授领衔,与先健科技共同研发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正式注册批准。该产品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首款明确适用于烟囱技术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
主动脉介入市场正迎来一场新的价格秩序调整,提升市场渗透率和患者可及性是这场变革的最终目的地。
▲文章来源:赛柏蓝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