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发布湖南创口敷料耗材集采文件,正式开启6类耗材带量采购工作。
01
6类敷料
集采启动
2月27日,湘潭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布湖南省市际联盟(湘潭)创口敷料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的通知》,共附6类创口敷料耗材的带量采购文件。
图片来源:湘潭市医疗保障局
具体采购品种及最高有效申报价如下:
资料来源:湘潭市医疗保障局
本次集采针对凝胶敷料、液体敷料、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生物敷料、含银敷料共6类敷料耗材。据了解,2024年8月,湘潭市医疗保障局组织开展了这6种创口敷料类医用耗材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
根据采购文件,本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
02
新型敷料入局
市场格局再变
我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较大,在全球排名靠前,并且我国是全球医用敷料出口第一大国。然而,国内医用敷料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目前市场中的产品仍以低端医用敷料为主;此外,我国医用敷料市场属于典型的“大市场,小企业”行业,头部企业份额占比小,市场集中度较低。
近年来,随着医用耗材集采加速,医用敷料等高毛利的耗材领域逐渐被全面覆盖。2024年3月,在河南省西南区域联盟牵头的一项带量采购中,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含银敷料、液体敷料共4类创口敷料实现大降价,最高降幅达到99.79%。
本次湖南开展的创口敷料集采,相较于河南省项目新增了凝胶敷料、生物敷料两类耗材。其中,生物敷料技术门槛较高,其国内市场长期由海外企业主导,目前国产企业正加速该领域布局。湖南本次集采将生物敷料纳入,也意味着医用敷料集采正在向高端领域迈进。
事实上,在集采推动下,创口敷料耗材中用量较大品类的价格大幅下降,已导致行业洗牌加剧:低附加值产品逐渐淘汰,高端产品国产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加、手术量上升、以及居民对医疗体验感的要求提高下,创口敷料的创新优化升级进一步加速。
据了解,当前创口敷料的优化升级主要为材料与技术升级,例如应用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生物材料以及利用集成传感器监测伤口环境的智能敷料。此外,创口敷料的开发逐渐重视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例如开发可降解敷料以减少医疗废弃物等。
据BMI Research测算,我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6.87亿元增长至了2021年的92.33亿元。2023年,我国医用敷料需求量已达到55.62万吨,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其中,高端产品产比较低,因此在集采挤压低端耗材生存空间的当下,本土企业需进一步加速向高端医用敷料转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03
结语
纵观医用耗材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行业集中度提升与细分市场创新已成为主要趋势。在创口敷料领域,新型产品的开发正驱动市场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方向转型。未来,集采政策或将优化评估体系,进一步平衡价格与创新,推动市场良性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