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放出强硬信号,表示若中国未能在次日(即4月8日)之前撤回对美国商品实施的34%反制关税措施,美国将采取进一步行动,额外加征50%的关税。此举若成行,叠加此前已实施的54%关税,美国对中国的总关税水平将飙升至前所未有的104%。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方面撤回这34%关税的可能性极低,立场明确且坚定。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面临着艰难抉择:要么承认其推特账号遭非法入侵(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要么作为一国总统,公然违背自身公开承诺,损害其国际威望;再者,便是不得不再次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提高至新的高度。
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税率攀升至104%这一极端水平,无疑将对两国贸易关系造成重大冲击,甚至有观察家担忧这将导致美国市场实质上对中国商品关闭大门。作为回应,市场预期中国方面很可能会采取对等措施,即对美国商品加征相应比例的关税,进一步加剧贸易紧张局势。而一旦中国实施反制,特朗普政府是否会继续加码关税,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美贸易争端已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以昨日中国股市为例,医疗器械板块遭遇重挫,跌幅达到13.36%。
而在美国,大型医疗器械公司也处在煎熬状态。过去一周,大型医疗科技公司的股票价格普遍表现不佳,市场担忧特朗普政府的新全球贸易战政策对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在近日短暂跌入熊市区域,受混乱的关税相关新闻报道影响,该指数波动剧烈。过去一个月,SP500指数累计下跌12%,过去五天更是暴跌9%。
BTIG分析师指出,GE医疗在这场风暴中受到特别严重的打击,因为它既面临来自中国的报复性关税,又面临中国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
此外,领先的软组织外科手术机器人公司Intuitive Surgical也未能幸免。由于该公司许多外科手术机器人仪器是在墨西哥墨西卡利制造,而中国是其快速增长的市场,因此Intuitive Surgical的股票对投资者担忧与墨西哥的贸易战特别敏感。
关税并非医疗技术行业面临的唯一重大挑战。该行业还正在努力应对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的大规模裁员,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内。这一系列事件无疑为医疗科技行业的前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