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深耕中国,以变应变 | 全球医疗商业领袖的“两会”建言

日期:2020-05-28

新冠疫情正在彻底改变中国医疗健康的市场格局


经此一疫,医疗预算、市场模式、研发创新等行业关键要素势必受到冲击。


没人知道这场危机将持续多久,但危机结束之后的世界必定不同以往。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活下去是短期的唯一目标


5月21日,2020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医疗界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加速医药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医疗新基建等成为热门话题。


借此机会,医趋势邀请了十二位全球医疗商业领袖,在“下一个新常态”来临之际,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谈谈对中国医疗行业的看法和建议。


(排名不分先后)



在防疫常态化的重要时刻,全国两会的顺利召开,无疑为各行业重启和中国经济全面复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GE医疗中国自始至终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韧性,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未来,我们希望能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国产智造和创新势能,加速数字医疗与智能应用的开发落地,升级医疗服务“工具箱”,跑出中国式加速度,助力医疗“新基建”和主动预防型公卫防控救治能力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中国政府能够进一步投入医疗和公共卫生建设,加大对智能医疗应用场景的扶持力度,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国内外企业在更为公开、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之下,共同进步、并肩发展,凝聚合力,更好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GE医疗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片热土,中国的医疗健康生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样需要整合全球的创新资源和智慧



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之时,两会的召开对于特殊时期下的经济发展走向和在华企业运营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十分期待政府能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健康科技创新等方面,继续推出有力举措。


在应对疫情中,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展现出强大潜力和良好发展势头。这一趋势将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延续。


飞利浦正在积极推动健康科技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未来,我们将加强与本地生态系统的紧密合作,继续创新与人才投入,推动智慧医疗的发展,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痛点,为中国健康医疗系统的转型创造价值。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赛诺菲积极支持国家在健康领域的五大战略目标以及对五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议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医药健康领域的投入,提升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增加慢病管理和防控的投入,特别是在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管理方面,从而更好惠及慢病患者。


第二,建议提高全人群疫苗接种率,提供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


第三,建议完善对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通过建立多方共付机制提高治疗费用可负担性,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获得救治,且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第四,希望在未来制定政策中能充分考虑和兼顾创新产品的可及性、产品价值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并确保知识产权的价值得到尊重和体现。


2020年伊始,中国和全球各国都面对着严峻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国政府在这场疫情中高效及时的防控和全方位资源的调动举世瞩目,并取得了疫情防控的优异成就。


两会期间,医疗卫生制度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与加强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我们期待并建议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指引下:


  • 政府进一步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促进国内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促进医药领域的创新研发。


  • 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乃至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增进创新药品的可及性,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提供,将高效便捷的产品,更好地惠及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患者。


作为跨国企业,我们也愿意秉承“植根中国、造福中国”的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然而中国政府坚持深化对外开放,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将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国策。


从当下和长远来看,中国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创新始终位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医疗卫生领域更是如此。


坚持创新是未来中国医疗健康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更加坚定了像武田这样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生物制药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决心。


我们已经开启了“加速度”发展,建立了从新药开发、药物生产到市场化的全方位布局,专注于肿瘤、罕见病、消化、血液制品等疾病领域。


未来5年,武田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我们相信随着武田制药的创新药物更快、更多、更及时地进入中国市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两会的召开,展现出中国政府对控制国内疫情及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心。


我们期待政府加大对公众健康和医疗产业的关注和投入;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对企业利好的政策出台,促进外资企业在华业务的快速恢复,更好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


波士顿科学根植中国20多年,我们对中国的市场和未来充满信心。


此次疫情,我们看见大数据、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现出的价值和效率,也看到了医疗服务进一步下沉的需求。这需要整个医疗行业积极合作、共同创新,来提升新趋势下的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波士顿科学将以“广覆盖”、“加速创新转化”、“加强本土合作”为核心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医疗健康全产业链的升级,期待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加速“互联网+医疗”的创新。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 “医疗服务急慢分开”的重要政策,急诊检验作为急诊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为患者接受快速诊断与精准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也为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常规情况下危重症患者的疾病诊断,在特殊时期,例如重大灾害或疫情发生时,急诊检验首当其冲。


庚子鼠年的疫情终将过去,但我们依然需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建议医疗机构要提前考虑发热门诊和急诊面对类似疫情或重大灾难时的检验需求,给予足够的空间、人员和财政投入,加强急诊实验室建设,审慎选择能够适应急诊检验需求的检测平台,以从容应对类似突发事件,保障人民健康,挽救患者生命。


作为一直关注急诊并致力于为急诊检验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奥森多医疗,也将一如既往作出应有的贡献。



东软医疗作为国内医学影像设备 “多项第一”的创造者,在核心关键部件上一直是自主研发、专利保护。而这次疫情,再一次印证了唯有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技术创新与积累,才能实现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才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在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抗疫过程中,我们切身的感受到,医疗企业要不断深化核心关键技术,并且保证特殊时期的供应链稳定持续。


同时,建议国家构建“平战结合”的医疗物资储备体系与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体系,东软医疗等民族企业可以从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生产能力与储备能力紧密结合,产能储备力度就会大大增强,一旦出现应急事件,马上物流高效运转、供需无缝衔接,医疗物资就能在第一时间运送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中。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很多肿瘤患者的正常治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些重症患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窗口时间,令人痛心。希望在十四五规划中,政府加大力度发展“医疗老基建”和“医疗新基建”,补齐肿瘤治疗的短板

 

我国肿瘤放射资源目前还是严重短缺且分布失衡,仅北京、上海、山东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配置标准,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发展高效率、高质量的分级诊疗医联体,完善各级医院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配备,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物联网技术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

 

另外,我们建议立法保障医务工作者的权益,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完善职业发展体系,急需建立医学物理师职业体系。



疫情为我们带来良多思考,特别是促进传染病多种防治机制的建设、对疫情防控和疾控体系的应急预案的建设、加强医疗公共卫生应急储备及平战转换能力的重要性。 


珀金埃尔默中国团队在疫情初期快速研发出符合WHO、FDA和CE标准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并在生命科学领域全力支持科研机构进行疫苗及药物开发,最大程度发挥了我们在行业中的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的研发型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健康卫生科研项目,以利于引进更多更新的全球创新技术。 


作为一家专注于临床诊断、生命科学和分析仪器超过80多年的企业,我们在此次支援中国及全球抗疫行动中,尤为体会到筛查、诊断以及疫苗及药物的快速研发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国家进一步增加对医疗资源的投入,进而带动更多医疗产业的专业力量,共同助力中国医疗科研和公共卫生预防及应急能力的整体提升。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放缓脚步,审视生活,珍惜健康。面对疫情,豪洛捷已推出的两代检测试剂成功参与全球抗疫,并正在携手中国科研机构深化研究。


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提供“两癌”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豪洛捷一直致力于以创新医疗技术守护女性健康;此外,为响应国家 “建立多元立体‘两癌’防治体系”、“妇女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政策导向,我们致力于让更多女性从“他律”向“自律”的健康管理意识转变,主动开展预防“两癌”的行为。


近期,我们与中国本土品牌建立的“525我爱我”健康联盟,就是在努力践行这一目标。


在两会成功召开之际,期待由改革开放的国策所营造的宽松营商环境,助力各国医疗企业携手合作造福中国市场和华人大家庭,以百分百本土职业经理人组成豪洛捷中国管理团队正在努力践行。


嘉德诺一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关爱之翼”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围绕预防、治疗、康复等多生命周期,在多个环节与医护人员携手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我们再次深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基层医护人员是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守门人”。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嘉德诺旗下康蒂思进入中国近三十年以来,一直将支持中国心血管医护人才培养视为己任,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技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和岗位胜任力。


未来,我们也将一如既往与中国医护人员以及合作伙伴携手同行,把更多的创新产品带到中国,也把更多优质的中国制造带给患者,持续关爱患者健康。


危机二字中,既包含危险,同样蕴藏机遇

未来究竟趋向何方?

我们没有必然的把握

在此刻,我们唯一能做的

躬身入局

面对这场“非常”时期的“非常”两会

或许你也有相对国家、对行业的建言献策

留言给我们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