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需经安检门,禁止携带管制刀具,安装一键报警装置,派驻民警维护医疗秩序……山西省的医生们可以放心些了!山西省各大医院加强安检,保障医护安全,源于4月5日山西省公安厅、山西省卫健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维护医院安全秩序的通告》。《通告》中明确提出,应禁止入院人员携带管制器具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一、山西卫健委、公安厅联合通告加强安检
在通告发布后的记者会上,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张立刚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就诊专用通道入口、门急诊大厅、重点临床科室等涉医违法事件易发场所安装配备安检设备,提升医院安全防控能力和水平。”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14日,山西共有5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安装89个智能安检门,130家医院配备手持金属探测仪343个,36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安装一键报警装置。
山西医科大学安检门,图片来自中新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通过智能安检门,在人通过时直接完成体温测量和安全检查两项工作,将疫情防护和安全保障同步实现。“医院是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运用智能安检门既能准确测量体温,还能对过门人员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进行智能分类,对管制刀具进行标记,有利于安保人员重点复查和管控。”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务处处长张春明对媒体介绍。
二、伤医事件频出,安检通道成医生保护墙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伤医事件频发,医院是否应该设立安检通道成为公众议题。山西省各大医院设立安检门,是中国长期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频出的无奈之举。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在中国,有66%的医师曾亲身经历过医患冲突事件,超三成的医生有被患者暴力对待的经历。
2019年12月24日,平安夜,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被患者残忍杀害,引发社会各界对医生群体的担忧。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出诊时被病人袭击,手臂神经和肌腱被持刀砍断,至今仍未恢复知觉,每周需接受两次电击康复治疗。
伤医事件频发,社会群情激愤。有医务工作者戴上了“防割喉围脖”,也有人把拉环报警器随身携带,网络上更有人建言,医院应该像地铁站一样配备安检措施了。“防割喉围脖”的效果有待考察,但医院配备安检措施的建议已经在一些医院开始实施了。
三、医护人员的鲜血推进了立法进程
2019年12月31日,南宁市各三级医疗机构都收到了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通知,要求市属各三级医院在2020年1月6日前完成安检通道设置,这是中国医院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实施安检。根据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官微推送的信息,在1月6日实施安检的当天,安检就检出各类刀具10多把,其中包括1把管制刀具。
3月10日,是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受伤的第50天,伤痛中他写下一篇长文,呼吁医院设立安检,他在文中写道:
“医院本应是患者最放心的地方,最安全的地方,但如果身边的人,可以毫无阻力地将凶器带入医院,肆意砍杀;医院将成为发泄的场所,最安全的地方,将变为最危险的地方。
恳请,各位眼科界内、医学会、医师协会的大能,集体呼吁;
恳请,民主党派的医疗人士,建言献策;
恳请,各位媒体、自媒体的大V,持续发声;
直至安检措施在医院的落地。”
陶勇呼吁设立安检保障医生安全
接连发生的伤医事件推动了北京市的立法进程。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进行一审,其中明确规定医院需要建立安检制度;开展安全巡查,对急诊等重点区域24小时值守,并配备一键报警装置,与安全监控中心和警务室联网,接入属地公安机关。
6月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规定》明确北京市医院将建立安检制度,7月1日起施行。进入医院的人员应当主动接受并配合安检,拒不安检医院有权“拒之门外”。
此前,据媒体报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山西公安机关共排查解决医疗机构治安隐患1100余处;排查化解涉医矛盾纠纷61起,打击查处扰乱医疗救治秩序及伤医案件9起。这些被打击、排查的治安隐患和医疗矛盾纠纷,是普通医护人员每天都可能面临的危险。
结语
设立安检门,配备一键报警装置,对重点区域开展安全巡查,才能将风险扼杀在歹心初起之时。你希望你所在城市的医院推行类似的安检制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