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超70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即将落地
来源: 医疗器械创新网 2025年01月21日 17:41

2024年,耗材集采提质扩围再加速,多款高值耗材实现大降价;同时,体外诊断试剂集采覆盖范围再扩大,IVD行业格局全面改写中……

据药智医械统计,2024年开展了约10个大规模耗材集采项目,涉及人工耳蜗、外周介入、IVD试剂等多类耗材,且多个品种此前未曾经历过集采降价。

表1 2024年,医用耗材大型集采项目汇总

资料来源:药智医械数据、各地方医保局、药械采购中心

01

高值耗材

集采加速

2024年,高值耗材领域集采风暴未止,多款耗材实现大降价。

其中,介入领域耗材集采成果尤为显著。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中,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实现大降价,该品类涵盖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共3个分类,中选产品来自柯惠、波科、先健医疗等18家企业,最低中标价达到2280元,降幅超过50%。据了解,本次国采外周血管支架耗材的需求量共25.8万个。

2024年,甘肃省也牵头开展了外周血管介入类微导管、微导丝集采工作,全国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兵团)参与,产品平均降幅高达62.21%。据报道,按首年约定采购量和联盟省份平台最低挂网价计算,联盟省份可节约资金10.02亿元。

除大型联盟集采外,2024年还有多个省市地区完成了地方单独采购,包括安徽对颅内支架、取栓支架、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耗材的集采,福建的第五批医用耗材集采也纳入了CVC中心静脉导管(经中心静脉路入)、PICC 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路入)等多款介入类耗材……

纵观2024全年,介入领域集采重点聚焦于神经、外周介入两大赛道。据了解,神经介入、外周介入耗材的技术壁垒较高,国产化率相较于其他耗材较低,尤其在中高端领域,外资企业占据着优势地位。近年来,随着集采全面提质扩围,国产产品正凭借价格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外资企业的集采积极性也显著提高。双方角逐下,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从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的人工耳蜗组中,也可看出外资企业对集采的适应程度已大大提高。本次集采中,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3家外资企业的人工耳蜗产品均中选,其中美迪乐的产品竞价比价相较最高有效申报价低38%……

整体来看,高值耗材中大多数品类在国内渗透率较低,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较大,市场增长空间不小。高值耗材通过集采降价后,患者更能负担产品的价格,耗材的市场渗透率有望提高,无论对国产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而言,均有望获得增量。

02

服务集采、按病种采购…

集采形式的创新

2024年,IVD行业再迎挑战,两大全国联采项目撬动千亿市场。

其中,安徽省牵头开展的发光试剂集采,涉及肿瘤标志物十六项、甲状腺功能九项等25类IVD试剂,共28省参与,总需求量高达5.5亿人份。江西省对糖代谢、离子微量元素、血脂脂蛋白、肝功能、胰腺类、肾功能共6大类生化检测试剂的集采,覆盖到全国共27个省份,涉及毫升总需求量1.6亿毫升,测试数量约4亿测试。据报道,按照两大集采项目的降价结果计算,IVD试剂的市场规模被砍掉了百亿元。

集采在颠覆IVD市场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集采形式的创新

据了解,由于IVD试剂与IVD设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部分试剂甚至具有“专机专用”的特性,因此部分集采项目曾遭遇“落地难”的问题。2024年,江苏省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带量采购”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

本次集采中,江苏省将以往的“产品集采”转变为“服务集采”,以基因检测服务为集采对象,开展检测的医疗机构和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作为参与主体,自主确定检测设备和试剂降低检测环节成本,成功通过竞争降低检测服务价格。换言之,不具备对应测序仪的医疗机构无法参与集采,最终避免了集采结果无法落地的问题。

除IVD试剂外,其他普通耗材也正探索新的集采形式。其中,三明联盟作为医改的先锋探索者,在2024年对药耗集采做了新的尝试。

2024年2月,三明市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宣布合作“六病共管”,旨在对肿瘤、心脑血管、呼吸、代谢、生殖医学以及老年医学这六类高发病率疾病进行统筹管理,六大病种围绕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管理、康复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设置。11月,三明联盟发布了《三明采购联盟关于开展“六病共管”耗材项目申报企业关联医疗机构历史采购信息工作的通知》,并于同月开启了新一轮药品和耗材集采工作,针对肿瘤和呼吸等病种的产品……

未来,随着DRG、DIP等政策全面落地,“按病种集采”的打包式采购或将在全国铺开。“按病种”集采有望帮助患者找到最高性价比的诊疗方案和用药方案,进一步提高集采效率与落地效果,我国耗材市场也有望在此过程中变得更加纯粹高效。

03

结语

2024年,医用耗材集采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仅在耗材品种上实现了进一步扩围,更做出了集采形式的创新;此外,集采的降价幅度趋于温和,械企更加适应集采节奏,产品的临床价值也逐渐成为集采重点聚焦的因素。







▲文章来源:药智医械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拖欠员工4个月工资,600人半夜集体失业!


年收入4.11亿元!医械最强夫妻档又一企业上市


整体出售!医疗巨头抛售全血资产!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