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宣布执行3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新一轮降价风暴即将来袭。
01
3月15日起
3类耗材集采结果执行
2月20日,广东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超声刀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等三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将于2025年3月15日起开始执行两项集采中选结果。

图片来源:广东省医保局
根据通知,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自2025年3月15日起执行,采购周期为2年。超声刀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中选结果自2025年3月15日起执行,采购周期到2026年12月31日。
据了解,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覆盖全国,91家中选企业平均降幅达59.83%,按照联盟省份首年采购需求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医疗费用约23.65亿元。超声刀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接续采购覆盖21个省市地区,中选产品在首次集采降价70%基础上,平均再降12.18%,最高降幅53.58%,预计联盟地区每年可节约采购费用3.16亿元。
针对本次两项集采结果,广东省医保局还强调到:在采购周期内,每年签订采购协议。续签采购协议时,医疗机构综合考量上年度实际使用情况、企业供应情况等因素确定第二年协议采购量,原则上不少于该中选产品/中选限量产品上年度协议采购量(续签协议期不足一年的按比例折算)。
除血管组织闭合结扎夹、超声刀头、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外,广东省医保局还宣布将于3月1日起执行人工耳蜗耗材国采中选结果,5月1日起执行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中选结果。
随着各项集采工作全面落地,耗材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变化。
02
集采之下
“价格战”→“价值战”
2024年,国家高值耗材集采、省际联盟集采、地方集采同步加速,医用耗材集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集采覆盖的地区和产品种类进一步扩大。2025年截至目前,已有多个集采项目明确落地,国内耗材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
本次广东即将落地执行的集采中选结果,涉及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超声刀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其中,结扎夹用于在外科手术中闭合血管和其他管状组织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普外科、肝胆胰腺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该耗材可分为不可吸收结扎夹、可吸收结扎夹和钛夹等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微创外科渗透率持续提升,结扎夹耗材的临床需求量显著增长,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增。
据灼识咨询报告预测,中国结扎夹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4.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86亿元,其中高分子结扎夹市场规模为28.33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5.2%,可吸收结扎夹市场规模12.53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9.2%。此前,结扎夹产品普遍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随着集采全面提质扩围,其价格水分被充分挤出。与此同时,结扎夹行业正不断推进技术革新,持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超声刀头同样在集采的洗礼下,实现了大幅度降价。据了解,广东牵头的超声刀头联盟集采是国家医保局重点指导的全国联采项目之一。自集采政策实施以来,超声刀头的价格大幅下降,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超声刀头市场渗透率将首次突破10%,到2028年将达到24.39%,并且国产超声刀头市场占比也明显提升。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作为医疗机构中常用的耗材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集采政策实施前,市场上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的价格差异较大,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随着集采政策的推进,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的价格大幅下降,价格乱象得以整治。据统计,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广东16省联盟集采中平均降价68.25%,在内蒙古牵头的13省联盟集采中平均降幅更是达到了85.4%。
随着集采结果实施,多类耗材的市场格局被重塑,产品间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这同时倒逼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短期内,成本控制与集采规则适应是生存基础;长期则需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布局建立护城河……
03
结语
展望未来,医用耗材集采政策将继续深化和完善,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将进一步提升。企业面对集采政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加强研发创新以应对市场竞争。
超6亿,百年光学巨头再加码中国!
中纪委发文,2025医药反腐升级
